1 / 4
文档名称:

永遇乐 落日熔金古诗赏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6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遇乐 落日熔金古诗赏析.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1/7/11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遇乐 落日熔金古诗赏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遇乐-落日熔金-古诗-赏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 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铭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 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 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 ?新生的 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 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 1
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 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 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 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注释】
①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 怨。
②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③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 车驾。
④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⑥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 头饰(详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 女时髦的妆饰品。
⑦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整 齐、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 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
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写
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 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 对照。(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 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 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 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 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 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 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 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 “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 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
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都是两个四字 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紧接着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 同感受。归结到本篇的主题: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 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 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