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2,70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7/11 文件大小:2.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极拳基本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极拳基本知识
太极拳基本知识
太极拳基本知识
1. 陈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二、杨式太极拳代表人物简介

杨露禅 (1799-1872?),名福魁,字露禅(禄禅)。祖籍广府永年县闫门寨,后移居广府南关。家贫,性和善,幼失怙恃。喜拳脚,遍访名师,虚心求教,精通洪拳,擅技击。偶见太和堂药行(此药行乃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之业)掌柜举手间将一地痞击出门外, 甚喜,欲学之。经掌柜陈德瑚推荐,赴陈家沟从学于陈长兴。陈师嘉勤学,益指导之,杨心领神悟,期间三往,十有余年,专心致志,备极精巧。返乡后,潜心苦炼,并示诸同好,乡绅武禹襄亦常来比较。所演拳术,永年人称之为“粘拳”或“绵拳”,现称之为 “太极拳”。40余岁时,经刑部四川司员外郎的同里武汝清引荐,进京教拳。多有不服者前来较技,均被击败,人称“杨无敌”。许多达官显贵、富室子弟前来延请。太极拳遂风摩京城,并形成气派大、形象美、浑厚朴实、舒展大方、轻沉兼备、刚柔内含的走架风格,后被称作“杨式太极拳”。杨禄禅被尊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晚年返乡,教拳于民,卒后葬于闫门寨。有三子:凤侯、班侯、健侯, 皆承父艺, 并各有建树。

杨班侯(1837-1892),名钰,字班侯,杨露禅次子。生于道光十七年,自幼随父习太极拳术,终日孜孜苦练,不间寒暑。但是露禅课督严厉,不使少息,经常受体罚,几乎想逃跑。根据河北永年县志记载:杨班侯像貌清瘦,富有臂力,幼承严父真传,学武悟性极高,腾挪跳跃,象猿猴一样,尤其擅长太极大杆技术,掌握了太极拳的奥秘。继承了乃父衣钵,武功卓绝。班侯性情刚躁,好打不平,善用散手,数折强梁,年尚未满二十,已经是名满京华。尤其是拳击雄县刘武师和北京西四牌楼比武教技两件轶事,至今人们尚津津乐道。

杨健侯(1839 - 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广府南关人,杨禄禅第三子。自幼从父亲学习太极拳,后跟随父亲杨禄禅长期居住在北京,并且以教拳为生。拳术方面,刚柔相济,特别善于使技巧。对刀、剑、枪等也极高的造诣。杨健侯性格温和,门生众多。在比武时,无论面对任何人都从不轻视,此其制胜之源。有《十三势行功心诀》,其中的“三言四句”中:“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影响后世,尤为深远。有子三人:少侯,兆元,兆清(澄甫),除二子兆元早逝外,少侯,兆清及侄兆林均承其艺。

杨澄甫 (1883 - 1936),名兆清,字澄甫。光绪九年六月初八日( 1883年7月11日)生于永年广府南关。幼承家学,早悟太极之理。杨澄甫体形魁伟,专研太极拳,练就外柔内刚,“绵里裹铁”之纯正太极拳功夫。年轻时即在北京走上职业教拳之路。得父杨健侯刻意栽培,并常亲自指导澄甫的弟子。1917年,父去世时,杨澄甫已名闻京城,虽一身布衣,却有众多上层社会名人拜于门下。1919年,应邀南下上海,担任第二届国术比赛裁判工作。1925年,弟子陈微明征得杨澄甫同意,公开出版《太极拳术》。该书图文并茂,发表了杨澄甫太极拳动作照片,这是太极拳史上第一套太极拳动作照片,对于世人认识大极拳和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影向。书中还发表了古典拳论数篇和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杨澄甫应馆长张之江之邀赴中央国术馆担任太极拳教练,当时杨澄甫众弟子也相继南下,太极拳随之向南方传播开来。1929年,杨澄甫又应浙江省省长兼浙江国术馆馆长张静江之邀,转赴杭州任浙江国术馆教务长。在杭州摄影家依其所演示的拳式每个“定式”,拍摄成一组太极拳动作照片。1931年初经弟子董英杰协助整理,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内收录于杭州所拍之照片,为内部发行,并为日后杨氏同门之凭证。1932年正月,杨澄甫夫人侯助清得病,多方求治,后得郑曼青妙手回春,深得杨家感谢,而郑曼青也久仰杨氏拳
傅钟文出面负责料理一切治丧事宜,最后与杨澄甫外甥郭子荣及弟傅宗元及杨家族人护送杨澄甫灵柩回永年闫门寨杨家祖墓安葬。
1944年后期,傅钟文在上海创立“永年大极拳社”,以:“勤、恒、礼、诚”为社训。新中国成立,永年大极拳社增开班次,扩大招生并坚持义务教拳。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傅钟文组织本社队员为抗美援朝募捐而进行多次专场表演。1953年上海市武术联谊会召开代表大会,傅钟文当选为执行委员兼福利委员会主任。1954年永年太极拳社成立十周年时,拳社学员达千余人,教练有数十人。1956年全国十二省市武术比赛在北京举行,傅钟文应邀担任裁判,受到贺龙接见。1958年上海武术队成立,傅钟文受聘为第一任教练。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全国武木比赛中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