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刑事诉讼法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217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刑事诉讼法复习.doc

上传人:小健 2021/7/15 文件大小:2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刑事诉讼法复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 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刑诉法》第50条)
在刑事法制体现了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基本精神。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 拒绝回答的权利。”(《刑诉法》第118条)
⑥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规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而受到两次以上的刑事起诉、审判和科刑。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4项)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⑶依靠群众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刑诉法》 第7条丿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刑诉法》第8条)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审判公开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住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刑事司法协助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 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理解:

概念:指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规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进行刑事 诉讼活动以及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
国家追诉原则 ②控审分离原则
I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即任何人在未被依法确定为有罪以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 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的三项要求:
法律已经推定被告人无罪,因此被告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也没有证明自己无罪 的义务。
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并且这一证明责任是不可转移的。
疑罪从无。检察官有一定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但证据并不充分时,无罪推定没有 被推翻,被告人应被宣告为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刑诉法》第12条) 根据这一规定:(1)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2)人民法院确定任 何人有罪,必须依法判决。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
公正审判原则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包含的含义:
被告人没有义务为追诉方向法庭提岀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陈述和其他 证据,追诉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有损被告人人格尊严的方法强迫其就某一案件 事实作出供述或提供证据。
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或不利于自己的陈述,但这种陈述须 出于其真实的意愿,并在意识到其行为后果的情况下作出,法院不得把非出于自愿 而是迫于外部强制或压力所作出的陈述作为定案根据。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
(1) “受刑事追诉的人不得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强迫承认有罪。” 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 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刑诉法》第9条)
审判公开
-概念: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进行,既要允许公民到 法庭旁听,又要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评议案件不需要公开)
-不公开审理的情形:
2012第183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 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 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2012第274条:“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 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可以派代表到场。”
-应当不公开审理的情形:
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指案情或者案件性质涉及国家秘密,而不是案件本身需要 保密。
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主要是指案件的主要情节涉及男女两性关系,如强奸罪等。 C被告人为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年龄以审判时为标准。
D当事人提出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情形:
A被告人为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即对于这 类案件,不公开审理是原则,公开审理仅是例外。
B如有必要公开审理,必须经过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