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宗萨钦哲仁波切北大演讲稿(一).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宗萨钦哲仁波切北大演讲稿(一).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8/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宗萨钦哲仁波切北大演讲稿(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宗萨钦哲仁波切北大演讲稿(一)
标 题: 宗萨 钦哲仁波切北大演讲稿(一)
  发信站: 自在心语 BBS 站 (Sun Apr 22 02:11:14 2007), 站内
  
  前言:宗萨仁波切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文字稿是一些师兄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整理出来的,目前还在做最后的校对,先贴上来让大家先睹为快!非常感谢整理文字稿的各位师兄,所有功德回向给六道众生,祝大家吉祥如意!
  
  现场翻译:姚仁喜老师(《正见》一书的译者)……马哲老师强烈推荐的书!hoho
  
  仁波切讲,谢谢王守常教授刚才的介绍。不过他也很担心王教授的简介,提高了每一个人对仁波切的期待。
  仁波切说很抱歉他有一点分心,因为他有一点害怕。能够来到这里跟大家说话是一个非常大的荣幸。来到这个世界级的学府跟大家说话是很大的荣幸。
  仁波切旧闻北京大学的大名、盛名和所有的光荣历史,从来没有想到他会来到这里跟大家见面。
  大家都晓得,学****对很多人来讲是一种热情。特别是学****真理,或学****究竟的真理,是从我们无法记忆的起头来讲就是我们的热情。直到今天我们人类还没有停止学****追寻真理。
  对我而言,佛教是另外一个角度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是一种工具来寻求真理。
  虽然它是起源于印度,可是后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非常盛行,尤其在今天全世界各地都非常盛行。
  虽然我知道的不多,但我了解到玄奘大师他的精进跟决心,在追寻真理的过程里边所做的各种牺牲跟忍耐几乎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如果有人问我说,佛教在今天这个社会还有什么作用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不一定完全是宗教方面的,而是作为一个工具来体证人生。
  也许有人认为佛教是起源于印度,所有跟其他地方,比如说中国等等地方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仁波切认为事实上不是这样,他想要把这个题目交给接下来的沙尔夫教授。
  仁波切想来谈一下佛教的见地。因为见地是驱使我们的东西。在我们谈到佛教的见地之前,先来谈为什么要佛教。这个问题很容易可以回答。事实上任何事情都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我们要科学,为什么我们要技术,为什么我们要其他的东西。
  为什么要佛教呢?因为基本上我们都想要“好”。我们都想要快乐,我们都想要好玩而且是一种持续的好玩,最好还要便宜。而且还可以带着走,随身带着。
  这跟我们其他做的事情都一样,不管是科学技术都一样,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永远是在寻找这个好玩的事情。
  当然好玩的这个定义各有不同。对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事态而有不同的定义。因此去追寻这个好玩的工具跟方法也就不同。
  根据悉达多这位印度王子而言,根据他而言,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持续的这个好玩的事情呢,是因为一件事情。
  我们永远在看着一个事物,我们一直在看一个虚伪的事物,不可靠的、不确定的,而我们认为那是真的。我们认为那是绝对的真实。这就是他所谓的基本的无明。
   这事实上完全跟宗教无关。仁波切认为我们完全在谈科学。
  如果你想要一双真正的意大利真皮皮鞋。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穿的是一双假的。那你就会受苦,可是你又没有勇气很自在的穿那双假的,大部分人都这样子。
   所以对这位印度王子来说,去寻求真理是他最大的追寻。
  当他在宫殿的时候,当他还在王宫的时候,他看到老、病、死。当他听到说老病死,是无法避免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自然就想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因为如果有一个问题,我们马上的直觉反应就是要解决那个问题。所以他逃出了那个宫殿,离开的他的王位。离开了他的家人,因为他的家人反对他这种追寻真理的主意。
  佛教里会这么说,最后他终于找到了真理。这并不是说佛陀找到了一个方法,所以我们就不会死亡。不是说他究竟找到了一种保护皮肤的乳液所以我们就不会皱。
  他最后找到的是说,你必须接受这个真理。当你接受了这个真理你就不会受苦。
  他所寻求到的真理后来就教导给他的学生。为了比较容易让大家接受跟了解,所以我们把它分成几类。所以对真理做了很多分类。也有很多方法来趋近这些真理。但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这些方法后来变成所谓叫做“佛教”。仁波切认为这是非常不幸的。
  因为后来我们变成非常被这个方法吸引而不是那个真理。举个例子说,当然每一个人可以问这个问题,那为什么一开始要有这些工具。这是一个具挑战性的问题。仁波切给两个例子在这。
  如果这个杯子装满了完全纯净的水,然后你在找水喝,水是满满的不露边。你不会看到有水,那个水太透明。你会看不到它。为了让你能够看到水,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把水染色一点,所以这个黄黄的颜色帮助你看到那个水。
  所以在佛教里面你看到所有这些方法,只不过是那个染色的意思而已。所以所有的佛教里面这些方法,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