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课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通过画喜爱的昆虫,使学生了解对称图案,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画对称的图案,理解什么是对称。
2、 引导学生在观察昆虫的基础上,画出不同图案的昆虫。
3、 将作品做成头饰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理解对称,画出不同图案的昆虫。
教具准备: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 揭开谜底。
2、 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 讲授新课
1、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 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 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 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 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 课堂实践
1、 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 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 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 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 课堂小结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 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教学反思:
第二课奇妙的爬行
教学目标
1、 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 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 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2、 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过程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思考:
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 画得又大又美。
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 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 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后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学生自评、互评。
⑶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
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 来。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过制作小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体验创造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现出钟表的特点。
教学难点:地取材根据材料制作不同的小钟表。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一、 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 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 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 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二、实践指导:
1、 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 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 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 添加小装饰。
四、 评价:
1、 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 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五、 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用手套包扎制作小玩具,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空间。
2、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设想和所扎之形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训练“在限制中寻 求自由”的适体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并利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