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禅意时光征文散文.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禅意时光征文散文.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1/8/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禅意时光征文散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禅意时光征文散文
【一块巨石的禅味】 这块巨石立在普陀山上,却掀起了我心底的风暴。 石头大
部分差不多悬空,似苍鹰,马上要凌空飞行的模样;又像一枚马上坠落的 危在旦夕”的累卵。 通过时间的淬砺,它气象不凡,凛然立在高处,那么壮美、奇险,成为人们瞻拜的一景。它 就是磐陀石。 我站在它足下,久久与之对视。 我想看出一块石头的端倪, 读明白它
的隔世、今生与来年;想象着它穿过时刻的厚膜,从一座寒山,变为一块巨石的辛苦。 在
岁月的坡道上,它跋涉了亿万年,历经沧海桑田之变,历经数不清的炎夏酷冬,终于抖落了 湮灭自己的尘土泥沙, 成为普陀山的一处巅峰, 成为了可与长天秋水、 漫漫时间相对峙的景 观。面对比山下海浪还喧哗的游人, 它那么禅静,甚至连一句花言草语也没有,只静静地成
为照片里的风景。镜头中的它,悬于险处,仿佛遇风即坠,有种震撼人心的美。 面对高
处的它,我分明与之有了灵魂的沟通与对接: 磐陀石沉默,是因为它发觉, 在辛苦付出与艰
难行进之后,成为高处风景的自己,并没有得到在低处的踏实感。相反,足下的根基 一一泥
土、草芥慢慢流失殆尽。悬空了,就再也无法回到低处的土壤里, 无法亲近草木与其他生命。
而低处的声音,是那么遥远 ••…当它完成了从一般山石,至屁限风景的转变,才发觉,自己 亿万年等待,最终成了一块美丽孤独的危石。居高之美的背后,是天风、乱云,与高高在上 的寂寞。 因此,若干年后的某一天,磐陀石一定会坠向低处,在巨响声里,裂为碎石、
细屑,成为沙粒、泥土,成为青草绿树开枝散叶的生命基础。 在磐陀石前伫立,听万壑
林风啸荡而来。我感悟到了某种人一辈子意旨与禅味。 忽然想起了释迦牟尼佛祖, 想起了明
代的建文帝和清朝的顺治爷。 释迦牟尼贵为王子,但他放弃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毅然出家修
行。建文帝和顺治爷,皆为一国之君,也不惜扔下权柄,步其后尘 •…还有近代的李叔同和
当代的李娜,分不成为了弘一法师和释耀一法师。 磐陀石,让我那个凡庸之人,突然明
白了他们从巅峰,遁入佛门,退到青灯黄卷前的缘故:高居众生之上,仿若云端的雪峰,只 能在不人的仰望中, 披着满头冰雪,独对无边的寂寥。没有谁能走进自己的领地, 也没有哪
堆红尘能够覆盖自己孤独的灵魂 ••…这是无法开释的内心痛苦。 四野寂寂中,佛门的黄
墙之内,那种幽静的 空无”境地,教人觉悟,教人求得平和。而佛教这种文化形态,解释人 之际遇,下化众生,告诉人们慈忍自安,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这其中的博 大精深,以及对众生的俯仰照顾,足以成为李叔同们削发的动因。 像磐陀石一样,在绚
烂之极,归于平静,是最高妙的禅境吧? 【无上清凉】 九月的闲云,大朵大朵停在
沩山毗庐峰上。 山下,一帮舞文弄墨的作家,跟着一场仲秋细雨,扑进了密印寺。谓之
扑进”,完全是我急切之心的状写。都市生活久了,有红尘压心之累,间或出走几日,躲进 禅声梵语里,看看自己的面目,听听自己的真心,如此的好,自然让人大动心念。 几年
前,也曾在秋风秋雨里来过,只是寺前广场正在动土,千年的静寂被打扰了。而我等走马观 花,蜻蜓点水似的看过景物,就像穿堂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