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银行风险预警及风险化解.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风险预警及风险化解.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9/1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风险预警及风险化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银行风险预警及风险化解
第一部分 水面下的风险
怎么挖掘授信客户的潜在风险,怎么辨识远期和近期的风险,三个层面(三者不可割裂,应综合分析)
一、宏观层面(维稳、环保、转型)
(一)维稳

主要目标之一是维护CPI稳定,政府对通货膨胀率都会有一个容忍度,一旦这个容忍度被突破,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治理手段,是商业银行不得不关注的。因为政府无论采用市场手段(若货币工具)或者是行政手段(如限价管理)都可能产生系统性效应,那些引起物价不正常上涨的因素都将成为重点治理区域,该领域内借款人的风险很可能凸显。
举个例子,2009年以来持续的物价上涨,与房地产过度繁荣、基建项目过度投资以及投机过度活跃有着很大的直接关联。为了遏制这种趋势,2011开始,政府除了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外,更是将重拳直指房地产行业和政府融资平台,密集出台各种限制性规定(比如在房地产领域的限购、限价规定,四部委对政府融资平台要求进行强制整改的密集文件等)。现在看来,政府这一轮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不但直接推高了房地产行业和项目平台的风险,也使与建筑密切相关的钢贸、水泥等行业的风险被进一步暴露(今年江浙一带的钢贸行业风险事件即是实例)。包括一些原来在实体经济颇有建树的企业也因为涉及房地产行业,最终因为房地产的低迷而血本无归。
总结:信贷资源的投放一定要与政府经济目标保持一致,在节奏上要体现预见性。

这个主要体现在借款人要合法经营并维护民生,具体可表现为(1)主营收入不能来源于违法的业务(比如黄赌毒、涉黑);(2)不能侵害集体权利和百姓利益,容易引起群体事件,比如强拆、强占、拖欠工资等;(
2
3)企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资源(比如供销渠道、许可、资格等)并非来源企业内生的竞争力,而且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得(比如***,不正当竞争)。如果某个企业是依靠上面某种途径生存的,这种生存具有不可持续性,一旦出问题往往是致命的。
(二)环保
在环保问题上必须坚持“一票否决制”,这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前提和大趋势。从长远看,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如果无法从技术上向绿色节能转型,必将被行政性退出。介入客户必须顺应这个趋势,对于那些长期游离于绿色边缘的行业或企业,应坚决予以退出。
(三)转型
现在转型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汇,中央在提,地方在提,企业也在提。不同的层次,转型的内容也不同,包括了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但是转型是一项需要代价、决心和策略的复杂工程,现在很多转型成为了“一哄而上”,成了“半拉子工程”,因此这里讲转型不是提倡我们要顺势而上,而是不能“逆势而上”。尽管我们对政府很多所提倡的东西感觉不靠谱,但是政府禁止或限制的东西还是要敬而远之。现在国家的产业政策里有一些明确提到的产能过剩行业,我们就要谨慎介入。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光伏行业就是典型,很多银行和地方政府陷进去了,说难听点就是“自食其果”。国家自2010年开始便多次发出风险提示,将多晶硅行业列入产能过剩行业,可是结果呢,各地政府和银行还是乐此不疲,最终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总结:转型不一定就是好东西,需要我们辩证看待,但是对于转型中已被划定的禁区就不要踏入。
二、中观层面(生命周期—技术、红利)
要了解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就要了解这个行业生存的核心是什么?是技术还是红利或者是其他?之后可以把问题进一步聚焦,通过行业生命周期特征来判断企业的风险。
4
(一)技术型。
,是否出现了技术替代,假如是,很可能意味着一个行业的消亡和另一个行业兴起,比如数码技术替代了胶片技术,导致曾经的摄影巨头柯达公司的破产。这种情况下,就要谨慎介入那个即将被替代的行业
,是属于追赶者、成熟者还是创新者。这三者中,追赶者的风险是最大的,尽管不排除其在某区域或某时期(存在市场壁垒)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但从长远趋势来讲,这个类型被淘汰的几率最大;创新者意味着未来,但并不完全意味着成功,创新者的风险在于创新的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为商业利润,这类型客户更适合于风险投资机构;成熟者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可以创造稳定且可观的利润,这种类型的风险收益状态最适合银行介入。但是成熟者如果甘于现状则随时可能变成追赶者,所以银行在介入时,还应了解成熟者是否有远见将合理的资源投向创新。
(二)红利型
常见的红利包括人口红利(低劳动力成本)、政府干预***利(商品价格补贴、货币价格补贴)等。依靠红利生存的行业常见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代工行业、鞋服、家具等)、行政垄断型行业(比如能源、通信)、补贴性行业(农业、电力行业)以及外向型企业(依靠低估的人民币获取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