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压铸件结构设计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37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压铸件结构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相惜 2021/10/6 文件大小:3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压铸件结构设计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实用文档.
压铸件结构设计
压铸件结构设计是压铸工作的第一步。设计的合理性和工艺适应性将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分型面选择、内浇口开设、推出机构布置、模具结构及制造难易、合金凝固收缩规律、铸件精度保证、缺陷的种类等,都会以压铸件本身工艺性的优劣为前提。
1、压铸件零件设计的考前须知
⑴、压铸件的设计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
a、即压力铸造对零件形状结构的要求;
b、压铸件的工艺性能;
c、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及外表要求;
d、压铸件分型面确实定;
压铸件的零件设计是压铸生产技术中的重要局部,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模具分型面的选择、浇口的开设、顶杆位置的选择、铸件的收缩、铸件的尺寸精度保证、铸件内部缺陷的防范、铸孔的有关要求、收缩变形的有关要求以及加工余量的大小等方面;
⑵、压铸件的设计原那么是:
a、正确选择压铸件的材料;
b、合理确定压铸件的尺寸精度;
c、尽量使壁厚分布均匀;
d、各转角处增加工艺园角,防止尖角。
⑶、压铸件分类
按使用要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或有较高相对运动速度的零件,检查的工程有尺寸、外表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另一类为其它零件,检查的工程有尺寸、外表质量及化学成分。
在设计压铸件时,还应该注意零件应满足压铸的工艺要求。压铸的工艺性从分型面的位置、顶面推杆的位置、铸孔的有关要求、收缩变形的有关要求以及加工余量的大小等方面考虑。合理确定压铸面的分型面,不但能简化压铸型的结构,还能保证铸件的质量。
⑷、压铸件结构的工艺性:
1)尽量消除铸件内部侧凹,使模具结构简单。
2)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可利用筋减少壁厚,减少铸件气孔、缩孔、变形等缺陷。
3)尽量消除铸件上深孔、深腔。因为细小型芯易弯曲、折断,深腔处充填和排气不良。
4)设计的铸件要便于脱模、抽芯。
5〕肉厚的均一性是必要的。
6〕防止尖角。
7〕注意拔模角度。
8〕注意产品之公差标注。
9〕太厚太薄皆不宜。
10〕防止死角倒角(能少那么少)。
11〕考虑后加工的难易度。
12〕尽量减少产品内空洞。
13〕防止有半岛式的局部太弱的形状。
14〕太长的成形孔,或太长的成形柱皆不宜。
2、压铸件零件设计
⑴、压铸件的形状结构
a、消除内部侧凹;
b、防止或减少抽芯部位;
c、防止型芯交叉;合理的压铸件结构不仅能简化压铸型的结构,降低制造本钱,同时也改善铸件质量。
⑵、壁厚
压铸件的壁厚对铸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以铝合金为例,薄壁比厚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致密性。因此,在保证铸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少其壁厚,并保持壁厚均匀一致。
铸件壁太薄时,使金属熔接不好,影响铸件的强度,同时给成型带来困难;壁厚过大或严重不均匀那么易产生缩瘪及裂纹。随着壁厚的增加,铸件内部气孔、缩松等缺陷也随之增多,同样降低铸件的强度。
.
实用文档.
压铸件的壁厚一般以~4mm为宜,壁厚超过6mm的零件不宜采用压铸。推荐采用的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见表1。
表1 压铸件的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
壁厚处的面积a×b〔cm2〕
锌合金
铝合金
镁合金
铜合金
壁 厚 h 〔mm〕
最小
正常
最小
正常
最小
正常
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