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富
溪
农
业
产
业
园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提要 2
2
4
5
6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 6
第一章发展条件分析 6
6
2 生态环境基础 7
7
5. 农业生产条件 9
第二章发展战略研究 9
第三章规划布局研究 13
16
16
17
19
21
22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22
22
23
23
23
23
6. 土地征用: 24
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 24
24
24
25
25
26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27
27
27
27
27
28
29
29
30
31
第三部分发展保障研究 32
第一章运营管理措施研究 32
32
,用政策鼓励投入 32
,促进产、加、销一体化 32
32
,为园区企业高质量自主增长增加能量 33
33
33
,塑造绿色农业示范区形象 33
33
33
34
34
34
34
34
34
34
第三章融资策略研究 35
35
35
第四章科技与人才保障 35
35
36
36
第五章规划实施建议 36
36
36
36
,吸引投资主体 36
36
第一部分规划提要
沙洋的基本情况:闽中明珠──沙洋,从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年)设县,有着1600年的发展历程,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洋”之称。沙洋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22万亩,%;竹林面积42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
沙洋是闽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福银高速公路、鹰厦铁路、205国道、304省道、沙溪河航运、在建的向莆快速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杭广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兴建中的沙洋机场距城区仅3公里,公路、铁路、水路畅达,交通十分便捷。沙洋作为全国百个、全省四个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正日益凸显,将成为今后沙洋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竞争优势。从对接沿海看,沙洋今后与福州、泉州、厦门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和厦门港、福州港、湄州湾等海峡西岸港口群都有高速公路(铁路)相连接,将融入省内沿海2小时经济圈;从连接内陆看,福银高速公路和向莆快速铁路两条交通大动脉的建设,使沙洋成为湘、鄂、赣等内陆腹地至福建出海口快速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向东南可联结发展,向内陆可纵深推进、拓展腹地。
沙洋山川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迥异,名胜古迹众多。有淘金山长达38米的华夏第一岩雕卧佛、省级名胜风景区七仙洞、省级楠木林自然保护区罗卜岩以及“十里平流”、“七峰叠翠”、“洞天瀑布”、“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东南沿海现存最大的城隍庙等古迹。
沙洋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质量较好的县份,1999、2002年两次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在2007福建省县级经济评价中,被福建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份之一。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沙洋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林业、金属深加工、生化等工业主导产业。竹业、畜禽业、茶果业和沙洋小吃业成为农业农村特色经济,获得“中之乡”、“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
沙洋历史沿革:沙洋为闽中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