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耕读文化再造永嘉特色,实施系列文化产业工程(规划方案) “耕读文化”作为永嘉楠溪江文化特色,是永嘉文脉之源,可以为今日永嘉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的先导。为把永嘉打造成“中国耕读文化之乡”,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永嘉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发永嘉耕读文化资源, 以三年为期限( 2010 — 2012 ), 逐步实施系列文化产业工程,力求打造有永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一阶段( 2010 ): 一、合作搭建永嘉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 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永嘉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成立“永嘉耕读文化研究所”。常设机构建议设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由永嘉县人民政府资助部分研究经费, 吸收永嘉当地学者加盟“永嘉耕读文化研究所”。 2. 双方“永嘉耕读文化研究所”为科研平台,抽调科研骨干力量, 确立“永嘉耕读文化”课题研究项目, 深入研究、挖掘永嘉耕读文化的历史内涵, 建议子课题:“永嘉学派”、“耕读文化”、“山水诗歌”、“宗族文化”、“乡土建筑”。 3. 双方组织人编写出一本以“永嘉耕读文化世家”为主题的书籍, 以永嘉古宗族、古村落为基本单元, 精选 20-30 余家, 图文并茂。双方定期举办专题讨论会,交流工作进展。每完成一个村落单元,及时刊载于《温州日报· 瓯越文化》、或《温州都市报》等专栏; 最后汇集成书公开出版。 4. 联合开发温州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工贸学院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为永嘉县量身定做与“耕读文化”、楠溪江风光题材有关的瓯塑礼品。建立“瓯塑、瓯绣”特色工艺村。共同开发研制“谢公屐”。 5. 合作组建一支编外的研究员队伍(名单另定)。二、建议永嘉大打“耕读文化”特色旅游牌永嘉旅游业的发展应遵照“依托山水文化资源, 拓展耕读文化内涵, 打响千年古县品牌”的思路, 以永嘉特有的文物古迹、人文习俗、民族风情和区域文化为核心, 来带动饮食、住宿、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 “耕读文化”为主旨,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区域布局规划。利用耕读文化这一主线, 整合现有资源, 开辟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旅游线路。如以古村落、古书院、古宗祠为主的耕读文化旅游, 以苍坡、芙蓉、丽水街、屿北、林坑等为主的古民居旅游, 以大若岩十二峰、芙蓉崖、石桅岩、四海山为主的岩洞探险旅游, 以陶公洞、古刹圣母宫、苍峰宫、乌牛纂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体验旅游, 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2. 精心打造古村落,重新规划,再造植被。(1 )建议尽快搬迁芙蓉古村司马宅中的居民,清除脏、乱、差, 健全景区的文字资料。铁血丹心的民族英雄陈虞之, 700 余人同日壮烈殉国, 中外罕见, 这样的英雄壮烈场景不亚文天祥, 值得大书特书, 建议开发芙蓉崖上的南崖寨, 修复铁生岭, 让游客观光游览。同时在山坡大面积种植木芙蓉, 使之与古村落相互映衬, 每到秋季芙蓉花开, 定会引来众多游客。(2) 建议在枫林古镇大量种植枫树( 秋季)、梅园种植梅花(冬季)、枫林的牡丹( 秋季) 曾名闻东南, 渠口、石桅岩的桂花( 秋季) 很有特色,要大力宣传,要让青年游客动心,也使楠溪江名副其实。(3) 建议挖宽屿北古村的外沟, 适当修复古村落, 恢复古山寨城池的模样, 在村之西南的屿山可以种植一片桃花林( 春季), 从而使此地真正成为桃源故里。(4) 建议在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