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欢乐颂》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欢乐颂》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673775455 2021/10/26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欢乐颂》教学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欢乐颂》教学反思
  《欢乐颂》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感知乐曲的结构,感受音乐的欢快和幽默
  ,用简单的符号、动作、表情及嗓音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参与和表演创造的快乐活动准备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对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音乐,PPT课件,蚂蚁和蝈蝈的图片,、蚂蚁和蝈蝈的头饰若干张,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乐趣,
  《郊游》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坐好。
  ?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内容
  ,欣赏完了以后向幼儿发出启发性的提问:"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并引出活动课题"你们真聪明,小耳朵真灵",这首音乐的名称就叫《欢乐颂》,它里头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表情的像幼儿讲述故事(讲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树成熟了,住在树下的三只蝈蝈可高兴坏了……..)从而激起幼儿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赏音乐,采用图谱教学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对乐曲的经验。
  ,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儿感知乐曲结构, 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小朋友,听完音乐你们知道这个音乐有几段吗?
  ,引导幼儿感知AB乐段的不同,提问"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样的,B段是怎样的""你认为那一段是蚂蚁,那一段是蝈蝈""我们用拍腿拍手表现蝈蝈号还是表现蚂蚁好呢?"四、尝试游戏表演,加深对音乐的记忆
  ,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戏的过程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把幼儿分成2――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欢乐颂》教学反思2
  《欢乐颂》这一首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又是大家从儿时就会从电视上、广播上、网络上、甚至学校里也会听到的歌曲。这首歌曲的作者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欢乐颂》的歌词是德特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缩写的一首诗,后经贝多芬在1812年开始至1814年以《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这首歌就是《欢乐颂》。由于这首歌也是贝多芬临近生命结束时的作品,有人说这首歌是贝多芬听到天堂呼唤的声音所写得作品。歌曲比较欢乐、欢快,而且他的以歌颂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等属于人类美好愿望,因此又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或《合唱交响乐》。
  由于是六年级学生,书上都有介绍了有关贝多芬的儿时的事迹和创作时期的一些背景,因此这首歌曲,我们就容易导入学唱的环节,从歌词的分析当中,表达这首歌的欢乐、愉快的心情。但问题是,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视唱还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主题旋律教学时让学演唱乐谱锻炼学生的音乐感觉。列举贝多芬不同的有趣的事情,详细介绍贝多芬的故事,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下这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从中列举一些大家时常在生活上听到的作品,如书上所说的《土耳其进行曲》以及《献给爱丽斯》。
  这节课总体还是比较成功的,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了解贝多芬,还列举一些他比较著名的歌曲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所以这节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与老师互动。我觉得可能我未能从纪律上控制他们,我仍需在课堂纪律中下点功夫。
  《欢乐颂》教学反思3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曲的。歌曲的歌词有多个版本,我们选用的大班幼儿音乐教材是经过改编的,是很适合幼儿歌唱的。
  一、过程微调
  在歌曲《欢乐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首先出示音乐的图谱,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蓝天高高,白云飘飘,树上小鸟吱吱在叫,河里小鱼尾巴摇。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从歌词中感受美的画面欢乐的情绪。接着听钢琴旋律,进行哼鸣,配上存词“la”和“wu”唱曲调,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