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主任论文之班主任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学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同样,一个良好班集体是推进教育任务全面完成的根本条件,是推进个体社会化进程的重要环境。能否构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体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立
我国古代特别早就留意环境对人的阻碍。孟子讲求环境对人的陶冶。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不断被后人传为佳话。文化环境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制造文化环境”。 “人制造环境,同样环境制造人。” 今天,我们仍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操纵和改变那些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要素,消除那些干扰和阻碍教育的要素,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的开展。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制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阻碍他们的成长开展。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阻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养的锻炼,道德习惯的构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认识的强化。教室文化建立是班级治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平常的意义。我在任班主任期间,首先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墙,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详细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粗浅直截了当的话语
“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做闲人”,“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静中显竞,竞中取胜”等提示学生,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室门上张贴了“对手在拼搏,我在干什么?”, 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治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响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重目的认识的培养。
目的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目的是GPS定位系统,让你永远不失航向。到班的第一天我就围绕着“树立实在可行的目的:立足自我,超越自我,奋斗有我,成功有我”主题进展指导和引领,并确定为我班班训,而且还制定班级目的“一年英冠,两年英超”、 个人的终极目的,强调每天都进一小步,有针对的在每次考完后,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出下一次的底线目的、根本目的、奋斗目的来提示和鼓舞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希望只有靠行动才能实现。只有每一次都走好,2012年的终极目的才能顺利实现。
(三)留意班团队的培养
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要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假设没有班干部的配合,班主任特别难做好班级的治理工作,因此,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治理中的作用,对班风建立特别重要。班干部积极支持和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自管自治的中坚力量,也是创立优良班风、学风的典范。在班级治理中,及时觉察、教育和培养好班干部,使他们爱班级、爱学校同时能及时有效的协助班主任进展治理工作,在学生中树立班干部的威信是班级治理工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