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图片作品分析
针孔成像原理图
针孔成像原理,又称“暗室成像”原理。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经过景物,再经过一个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暗室的墙上会形成一个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 )
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就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
3、绘画桌暗箱
通过暗箱将影像投射在绘画板上,然后用笔描画出影像的轮廓,创作逼真的绘画。
4、窗外景色
又名《鸽子窝》(实景)。1826年,尼埃普斯将一面涂有沥青的金属板放进照相机,然后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对着窗外的景物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曝光,最终制出了这张风景照片。这就是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5、尼埃普斯(1765—1833)与她的照相机
6、牵马的孩子
2002年,法兰西博物馆购得一幅尼埃普斯拍摄的荷兰版画《牵马的孩子》。经摄影史家考证确认,这幅照片摄于1825年,比《窗外景色》的拍摄时间早一年。现在有观点认为,《牵马的孩子》应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7、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
法国人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1787—1851)就是“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
8、尼埃普斯与达盖尔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9、工作室一角
摄于1837年。达盖尔将一面涂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放在加热的水银蒸汽上熏,再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她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张自己首次定影成功的照片。
10巴黎寺院街
达盖尔摄于1838年。这就是达盖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照片中场面宽阔,景物清晰,具有较强的空间纵深感。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1800—1887 )
塔尔博特用卡罗摄影术拍摄的人物肖像的负片及印片
摄于1845年。这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张负片人物肖像。
13、汉堡大火废墟
比欧乌、史特尔茨纳摄于1842年。
14、芬顿(1819—1869)与她的马车
摄于1855年。车上装的都就是当时摄影需要的器材与设备,十分原始而笨重。用这样的设备进行拍摄,自然会遇到诸多困难。
15、死亡的山谷(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芬顿摄于1855年。
背景:1853年,俄国与英、法等国之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在双方战争最激烈的时期,英国著名摄影师罗杰·芬顿受雇于英国政府,前往战场进行拍摄。历时3个多月。
马修·布雷迪(1823—1896)
当时美国最负盛名的肖像摄影师。在美录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
布雷迪摄,肖像摄影。
内战时期的林肯 北方著名将领谢尔曼将军 南方统帅罗伯特·E·李将军
乔治·伊斯曼(1854—1932)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她创立的柯达公司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始终就是世界感光材料行业的领导者。“抹去的就是尘埃,留住的就是精彩”,这条柯达广告语一直使用到今天。
伊斯曼制造的方盒式照相机
莱卡相机
这就是目前保存在莱卡公司的第二台Ur-Lei ca莱卡相机,也就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相机,价值超过5000万欧元。
亨利·卢斯(1898—1967)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亨利·卢斯。1898年出生于中国山东,她的父母就是来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她的中文名字叫做秦卢斯。在中国成长了14年的亨利·卢斯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也就是她所创办的《时代》、《生活》等杂志在中国抗战时期无条件地同情与支持中国的原因。
福特·佩克大坝——《生活》杂志创刊号
1936年11月23日出版。在创办直到停刊的64年中,《生活》始终就是美国主流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代表。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2004)
1952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与总结。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践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邹伯奇(1819—1869)自拍像
江西九江街头的流动商贩
新闻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摄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