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篆刻艺术教案
篆刻艺术教案
1 / 12
篆刻艺术教案
篆刻艺术教案
【篇一:篆刻 ,教案】
篇一:篆刻教案
课题名称 : 篆刻艺术
课型: 理论鉴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 课时: 1 课时
教材分析: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它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示了书法美、刀法美、章法美和意境美。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篆刻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不断萎缩其艺术性日渐彰显。了解篆刻,学习篆刻也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现代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有主见,特别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 、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3、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4、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印章的鉴赏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2、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及内容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一、导入:( 5 分钟)
同学们是否见过下面这些印迹?
那这些印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那和下面这些印章(篆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又有什么异同?天然形成、机器做工、凹凸有致、手工制作、形状不同等
那同学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篆刻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
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 (板书课题:中华篆刻艺术)
二、讲授新课:( 25 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一)篆刻的起源和发展。
篆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汉魏时便已盛行。早期印章多采用铜、银、金或牙角、水晶等材料制作,材质昂贵,且坚硬难以受刀,所以印多为官方权信的表征,布衣百姓很少用印。自元代后,石质印材在篆刻中开始被大量使用,文人当中也开始盛行篆刻之风,金石篆刻艺术由此走进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可以说,金石篆刻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中国印 ”正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能够
在世界性的审美眼光中脱颖而出。
(二)篆刻材料及工具:
1、印材:
四大名石
寿山石 —— 福建寿山石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
刻家们的赏识。其中最名贵的品种是 “田黄 ”,有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青田石 —— 浙江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
昌化石 —— 浙江昌化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
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 “鸡
血石 ”,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 巴林石 —— 内蒙古巴林
印石质地通灵,色泽瑰丽,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于此处。 篇二:篆
刻教案
综合课篆刻教案
篆刻艺术教案
篆刻艺术教案
2 / 12
篆刻艺术教案
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和学生刻印练习相结合。
一、 篆刻教案教学目的篆刻教案
1、 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
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2、 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三、 教具与学具
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