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太空一日》.doc

格式:doc   大小:3,78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空一日》.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1/27 文件大小:3.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空一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空一日》
LT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2 / 18
课题
第六单元 22.《太空一日》
主备人
陈艳
教学目标
,预****字词。
,理解关键句。
,体会作者文章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
,把握人物感情。(重难点)
教学方法
速读 品味
教学资源
ppt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3 / 18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4 / 18
一、导入新课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课文写他自己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学****课文,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又能感知作者怎样的精神情操呢?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 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6 / 18
三、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炽热( chì ) 轮廓( kuò )遨游 ( áo )
严谨 ( jǐn ) 稠密 ( chóu ) 瞬间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4.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六、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6 / 18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1)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
(2)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
(3)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采用小标题的作用: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结构严谨。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8 / 18
(1)“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
(2)“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就不能确认,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叙述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
,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
,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浏览课文
1、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语文七下教案
8 / 18
2、根据小标题梳理重要信息
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文中的重要信息,然后抽代表交流梳理成果: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探究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