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9
文档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

格式:doc   大小:250KB   页数:1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Bonnacon 2021/11/28 文件大小:2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洗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代表作。
,提高朗读水平。


,结合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揣摩、欣赏精彩句段的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 ,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浓郁的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语感。
,品味作品的真味。
,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的特点。 【教学指导】
,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
《春》 2课时
《济南的冬天》 2课时
《雨的四季》 1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 2课时
1
1 春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页
【教学目标】

、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的表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的人喜爱绿树成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有的人喜爱稻浪泛金、硕果累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金秋;还有的人喜爱粉妆玉砌、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寒冬。但我相信,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会最爱那个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春。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朱自清的《春》。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 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江苏扬州人,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了长诗《毁灭》。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
【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是它表现主题的常用形式。
2
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的美通过同其他三种文学样式的比较就显而易见了:?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阅读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
朗润(lǎng ) 钻出(zuān) 嫩绿(nân ) 眨眼(zhǎ) 酝酿(yùn niàng ) ((((((
窠巢(cháo )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dǒu sǒu ) ((((((
,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针对朗读的情形,做简短点评。
本文是一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表达盼春天到来和春天临近时的欣喜之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应用轻松活泼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逐渐高昂、有力的语调。朗读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会到课文的情景氛围之中。
,选请小组代表陈述。
教师总结: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理清层次。
(1)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
明确:课文第2至7段。其中第2段是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是以下五个语段具体描绘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