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杞县古今名人.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杞县古今名人.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杞县古今名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杞县古今名人穆青穆青,男, 河南杞县人, 回族, 生于 1921 年3月 15日。 1937 年 12 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 1939 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 年7 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 1942 年8 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 9 月穆青与张铁夫同志一道采写了《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赵占魁同志》。 1943 年8 月发表《雁翎队》。 1945 年 10 月随解放日报社、新华社先遣队离开延安,前往东北解放区。 1946 年2 月调入东北日报社。 3 月采写了长篇报告《一部震天撼地的史诗——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年底任《东北日报》编委、兼采通部部长。 1948 年7 月发表长篇通讯《工人的旗帜赵占魁》。8 月深入长春前线采访。9 月至 10 月发表《空中飞来的哀音》、《哀音更加低沉》、《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一枪未放的胜利——记解放长春的经过》等新闻作品。 1949 年4 月从《东北日报》调回北京新华总社任特派记者,随第四野战军南下采访。 5 月至 12 月发表《狂欢之夜——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速写》、《记湖南的和平解放》、《衡宝之战》等几十篇通讯、特写,写汇集为《南征散记》出版。 1950 年7 月任新华社编委会委员,农村编辑组组长。 1951 年 11 月任新华社结东总分社第一副社长。 1954 年7 月任新华社华东总分社社长。 1955 年4 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在华东总分社和上海分社近 7 年的领导工作中, 穆青很重视结合实践进行新闻业务研究、组织记者采写新闻佳作、培养年轻记者。所写业务论文《在分社领导岗位上》等,总结了他在这方面的体会。 1958 年6 月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 1959 年8 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在这一期间, 穆青很重视组织采写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作品。在他的组织并参与修改下, 新华社先后发出了一批新闻精品,在社会在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1966 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8 月被造反派打倒。 1972 年9 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5 年 10 月穆青与朱穆之、李琴同志联合写信给毛主席,反映江青 9 月在大寨讲话中的严重问题。 1976 年4 月姚文元把新华社几位负责人向毛主席反映情况的正当行动,诬蔑定性为“紧跟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分裂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反党阴谋活动”。4 月至 9 月,穆青与朱穆之、李琴同志一道始则被停职检查,继而接受小会大会批判。这就是著名的“朱穆李事件”。 1977 年1 月任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10 月兼任新华社总编辑。 1978 年3 月《人民日报》发表穆青与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1979 年4 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介绍了植树模范潘从正的先进事迹。 1980 年6 月穆青兼任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社长。 1981 年1 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郭超人、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历史的审判》。 1982 年4 月任新华社社长。 7 月任新华社党组书记。 9 月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83 年3 月穆青的《新闻工作散论》出版。 1984 年7 月《穆青散文选》出版。 1987 年 10 月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1988 年 10 月穆青的《九寨沟》摄影集出版。 1989 年6 月穆青的国际散文和摄影集《彩色的世界》出版。 1990 年7 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1991 年6 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孟宪俊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风帆起珠江》。 12 月从新华社社长岗位上卸任。 1993 年 11至 12 月,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深入河南采访,写出了通讯《潮涌中州》、《赶着黄牛奔小康》。 1994 年2 月发表长篇报道《两长闪光的照片》, 介绍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的先进事迹。5 月发表长篇报道《情系人民》, 介绍河南省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的先进事迹。 7 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冯健、袁养和合写的长篇报道《苏南农村第三波》。 1995 年 12 月《经济参考报》连载穆青与冯健同志合写的长篇报道《中原“金三角”纪行》。杜祥宛 1938 年4 月生, 河南开封市杞县柿园乡万寨村人。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 1964 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曾主持核试验诊断理论和中子学的系统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和微波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 863 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 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 在有关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