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里昂惕夫之谜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3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里昂惕夫之谜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1/1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里昂惕夫之谜学习教案.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谜
第一页,共16页。
产生(chǎnshēng)背景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赫克歇尔 俄林里昂惕夫 投入产生(chǎnshēng)的相悖结论
第1页/共16页
第二页,共16页。
A
1906年出生在俄国彼得格勒市
B
15岁考入彼得格勒大学。
19岁取得社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C
1928年取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966年,出版《投入——产出经济学》
1967年,成为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D
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2年,发表《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
华西(Huáxī)里 里昂惕夫
第2页/共16页
第三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Skilled Labor Theory)
里昂惕夫认为“迷”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存率大约是其他国家的3倍。因此,以劳动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但是,一些研究(yánjiū)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和欧洲工人效率相比,。
第3页/共16页
第四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Skilled Labor Theory)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yánjiū)。他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并且根据这两大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差异是国际劳动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4页/共16页
第五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Human Capital Theory)
由美国经济者凯南等人提出的,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赫一俄原理的。他们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的,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费用开支,即决定智力(zhìlì)费用的投资,因此,高的熟练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结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
第5页/共16页
第六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Human Capital Theory)
凯南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该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资本投入。这方面的费用愈多,人们的知识和技能(jìnéng)愈高,也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美国在这方面费用投入高于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美国任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这一结论是符合赫一俄原理的,从而把里昂惕夫之迷颠倒过来,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本说
第6页/共16页
第七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Theory Technological Gap)
技术差距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并由格鲁伯和弗农等人进一步发展。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jiàoyù)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或者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也是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
第7页/共16页
第八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但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创新发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因此技术资源相对丰裕或技术发展领先的国家(guójiā),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差距与赫——俄原理的道理是一致的。
第8页/共16页
第九页,共16页。
里昂(lǐ ánɡ)惕夫之迷的解释
(真正解开里昂(lǐ ánɡ)锡夫之谜的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变化过程。弗农认为许多新产品的生命周期都经历三个时期:
(1)产品创新时期(产品向市场推销)
(2)产品成熟时期(产品逐渐扩大销路)
(3)产品标准化时期(产品由盛到衰)
第9页/共16页
第十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