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摘要: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息见》中提出,行政事业单位要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溺将内部控制对象从续齐活动层面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涉及单活动往来的方方面面,费金的投入必不可少,对于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曲内控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对较高,若是没椁阴政专项资金予以保漳,单位自身难以负担,内部控制应贯彻实施于单位所稗经济活动业务往来中,中小型事业单谈当啦内
部控制工作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小组负责人,并召开内部控制专题会议,交流单位内部控制有关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出台了相关制度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但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相对于其他单位而言,面临更大的困难,文章分析了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职责分离
一、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内部控制主要是防范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单位负责人通常认为做好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和单位其他部门人员没有关系。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少,经济活动少,一般不会涉及太大资金规模,因而部分单位负责人认为只要建立一些本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规章,有的甚至直接把财经法规,或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下达的管理办法等作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就可以了,这种做法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停留在^质层面,忽略了内控制度的实演口运用。
(-)单位规模小,配备人员不足
中小型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单位规模小,编制少,实有人员也少,客观上造成一人身兼多职、岗位职责难以分离的现象。例如,有的单位负责人只有一位,不存在"领导班子",单位经济活动就是该负责人"一支笔"行为;又如,有些单位编制少,财务人员、审计人员都是从外部聘请的兼职人员,无法对单位经济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也无法满足内部控制中重点岗位定期轮岗的要求,更不用说设立内部控制的监督岗位。由于人员的配备不齐,不相容岗位没有实施职务分离,造成内部控制管理的漏洞,给单位经济活动带来巨大风险。
(三)资金不充裕,制度建设得不到保障
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