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docx

上传人:brozn 2022/1/22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
(一)贵质朴 
  老子认为,要做到质朴,必须能讲真话。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真实的话用不着文饰 ,需要文饰的不是真话。所以这里的“美”不是美妙的意思,而是巧饰,和孔子讲的“巧言"意思一样,都是 表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
(一)贵质朴 
  老子认为,要做到质朴,必须能讲真话。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真实的话用不着文饰 ,需要文饰的不是真话。所以这里的“美”不是美妙的意思,而是巧饰,和孔子讲的“巧言"意思一样,都是 表示“疾伪”的精神。“美”的反面是质朴。老子认为,质朴符合自然之道,所以是高尚的品德。 
老子对于有深沉修养的人,常常用“赤子"、柔和 。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他认为赤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精之至”,即纯真,一是“和之 至”,即柔和。又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因为溪涧、山谷就是“道”本身的形 象。人的修养到了如溪如谷的程度,就是到了纯真柔和的婴儿状态,也就是和“常德”(即“道”)合而当一 了,他还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要象婴儿一样,精气专注,摒弃杂念,到达柔顺程度。 又说:“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20章)老子说他自己不为世俗功利和庞辱所干扰,好象还不会啼笑的婴 儿。孟子也讲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但是孟子所说的赤子之心是指天生 的仁慈本性,老子所说的赤子之心是指无知无识的自然本性。和孟子肯定赤子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社会伦理 的本性,涵义不同。老子是要用赤子之心来否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标准。 
(二)轻名利 
老子认为重视和保护自己的生命,不被物质名利所诱惑,是一种高尚道德品质。他说:“名和身孰亲?( 虚名和生命哪一个更亲切?)身和货孰多(生命和财产哪一样更重要?)得和亡孰病?(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 哪一样更有害?)甚爱必大费(过分追求虚名,必定会浪费许多精力),多藏必厚亡(贪图收藏货利,必然遭 到严重损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 遗甚咎。"(9章)老子的这些言论,,得寸进尺,利 欲薰心的人,“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对于轻身而徇名利,贪得 而不顾危亡的过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时当权贵族的贪心欲求, ,这种静心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容易引导到消极保守的道路上去。
假设从另一方面来理解老子的本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