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22/2/1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沟通学生的学****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和书写四个生字,重点教学“垂”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朗读体会雷雨前景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边读边想象,具体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难点:识记和正确书写“垂”。
4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雨”,导入新课
  1.小朋友,雨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要感受的是哪一种雨?
  2.师板书课题,强调雨字头的写法。
  (二)检查预****重点突破“垂”
  1.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教学“垂”:字的创造;字的演变;字的笔顺;读记笔顺的顺口溜;书写、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图)。
  (三)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 指名三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老师为什么把课文的段落这样分?
  2. 师生交流,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1.生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句子描写的景物名称圈出来。 生说,师出示。
5
  2. 这些景物在雷雨前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读课文。 1号读“乌云”的句子;2号读“叶子、蝉”的句子;3号读“大风、蜘蛛”的句子;4号读“闪电、雷声”的句子。
  读完句子,四人一小组讨论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3.读句子,集体交流。
  老师请一个小组来接读1~3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全班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关键词:“黑沉沉”“压”
  ①出示词卡“黑沉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你能说一个你积累的“ABB”式词语吗?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什么东西会沉到水里面?大石头、铁??那乌云就像这大石头一样快要从高空沉了下来。说明乌云很黑、很重、又很厚。
  ③认读生字卡“压”:点生读,开火车读。
  ④谁能用做动作帮我们记住这个字啊!生做动作。看来从上面加重力就是压,你能用压组词吗?压住、压碎,积压、压制、压岁钱??
  ⑤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图片。你们瞧,这就是满天的乌云,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很闷、很难受、喘不过气。
  ⑥能把你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句子。读得怎样?乌云厚吗?多吗?重吗?请你来试试,大家一块来读。
6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关键词:“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①认读词卡一动不动,一声不叫: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一动不动”“一声不叫”。
  ②为什么叶子“一动不动”呢?很闷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