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正确的洗手方法82274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45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正确的洗手方法82274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2/5 文件大小:4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正确的洗手方法82274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第1页/共17页
第一页,共18页。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倒垃圾、刷痰盂、洗脚、穿目录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第1页/共17页
第一页,共18页。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倒垃圾、刷痰盂、洗脚、穿鞋、搽大便等,都要用手来完成。因此,手就容易粘染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
第2页/共17页
第二页,共18页。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和寄生虫卵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38亿之多。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第3页/共17页
第三页,共18页。
另外有人作过一个试验,急性痢疾病人用5~8层卫生纸,痢疾杆菌还能渗透到手上,痢疾杆菌在手上可存活3天。流感病毒可在潮湿温暖的手上存活7天。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第4页/共17页
第四页,共18页。
因此,手是很脏的。为了清除我们手上有害微生物,所以我们必须洗手。
懂得为什么要洗手?
第5页/共17页
第五页,共18页。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
第6页/共17页
第六页,共18页。
(1)从医院出来
医院是我们看病治病的地方,但也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集散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致病菌,而我们在医院时肯定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微生物,所以去过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第7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8页。
(2)回家后
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则外面的细菌一定会被你带回家,在楼梯的扶手、门把手、钥匙、电梯按钮上也都有数以万计的细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变成是公共场所吧!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第8页/共17页
第八页,共18页。
(3)打喷嚏或咳嗽后
打喷嚏和咳嗽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细小的飞沫,从你的鼻子和嘴里“喷涌而出”,你也许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而打喷嚏或咳嗽则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这时就成了“接力”传染源。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第9页/共17页
第九页,共18页。
(4)接触钱币之后
所有人都知道钱很脏,没办法,那是要流通的,所以经过数不清多少双手才到了你的手里。但很多人在家里接触完钱之后,就会有侥幸的心理,就算是一个硬币也不行,哪怕你只是用指甲夹了它那么一下也不行。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第10页/共17页
第十页,共18页。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
第11页/共17页
第十一页,共18页。
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能够有效清除手部细菌的洗手方法,它一共包含六个步骤,其中的揉搓过程又包含六个小步骤,顾名思义,我们称其为“六步洗手法”。详细步骤如下:
第12页/共17页
第十二页,共18页。
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水龙头下把双手淋湿
一湿
二抹
三搓
在手掌上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并搓出泡沫
反复搓揉双手的每个部位,如:手心、手背、腕部,指尖、指关节、指间隙等
第13页/共17页
第十三页,共18页。
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冲洗干净
四冲
六擦
关闭水龙头。如果水龙头不是感应式,可用干净纸巾包裹龙头并关闭,或用双手捧水冲洗龙头2-3次,然后关闭。
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自动干手器把湿手烘干。
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五关
第14页/共17页
第十四页,共18页。
其中,“三搓”又分为关键的六个小步骤,一般来说,如果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完成整个洗手过程(从湿手到擦干手)至少需要40秒的时间,其中揉搓至少需要15秒的时间。
什么是六步洗手法
第15页/共17页
第十五页,共18页。
谢 谢
第16页/共17页
第十六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7页/共17页
第十七页,共18页。
内容总结
目录。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一只没有洗过的手,至少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更是细菌和寄生虫卵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可藏细菌38亿之多。另外有人作过一个试验,急性痢疾病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