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x

格式:docx   大小:18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x

上传人:菲菲 2022/2/15 文件大小:1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②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③能用实际生活背景和数学背景解释简单不等式的意义。
2、过程与方值将超过 a万元,请用不等式表示 a与x的关系式
6、课时小结 师生相互交流,总结本节重难点。
本课我主要学会了。
3/30
7、课后作业 习题 : 第 1、 2、 3、 4 题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
等式的异同。
②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比较简单的不等式转化为“ x>a”或“ x< a”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说出不等式为什么可以从一种形式变形为另一种形式,发展其代数变形能力,养成步步有据、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研究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类比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方法。
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
教案重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难点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教案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班上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比高矮。请最高的同学和最矮的同学“同时站在地
面上”,“矮的同学站在桌子上”,“高的同学站到楼下一楼”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比较
高矮。问题 1:怎样比才公平?
2、讲述新课
参照教材与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请用字母表示它。不
4/30
等式有类似的性质吗?先猜一猜。
(1) 用等号或不等号完成下面的填空。如果 2 < 3;那么
2 ×53 ×5;2 ×3 × ;2 ×(-1) 3 (-×1);
2 ×(- 5)3 (-×5); 2 ×(- )3 ×(- ).
(2) 验证你的结论,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结论。
(3) 与同伴交流你的结论,并展示。
生 1:等式的基本性质

1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a b,

a c

b c ,
类似地得到,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整式,结果不等号方向不
变。
字母表示为:∵ a>b,∴ a±c>b±c;或∵ a> b,∴ a±c<b±c。
生 2:对于等式的 基本性质 2,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a b, a c b c,a c b c ,其中 c 0 。经过前面的探索,可类似地得
到: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不等式两
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发生改变。字母表示如下:
a b, c 0, a c b c, a c b c
a b, c 0, a c b c, a c b c
a
b,c
0,
a
c b
c, a
c
b
c
a
b, c
0,
a
c b
c, a
c
b
c
3、练习巩固:
1、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猜想,无论绳长 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即 l 2
l 2
。你相信这个结论吗?你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一结论吗?
4
16
2、将下列不等式化成“ x a ”或“ x a ”的形式:
5/30
(1) x 5 1
(2)
2x 3
3、将下列不等式化成“ x a ”或“ x
a ”的形式:
(1) x 1 2
( 2) x
5
(3) 1 x 3
6
2
4、已知 x
y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
(1) x 6
y 6(2) 3x 3 y
( 3) 2x 2 y
( 4) 2 x 1 2 y 1
5、小明做这样一题:已知
2x>3x, 求 x 的范围。结果小明两边同时除以
x,得到
2>3。你知道他错在哪 ?
4、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己总结今天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