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物资核销管理办法精编版.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资核销管理办法精编版.doc

上传人:2982835315 2022/2/21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资核销管理办法精编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关于印发"物资核销管理方法"的通知
工程部所属各部室、工区及架子队:
为加强***工程工程本钱控制,及时、系统、准确地反映物资的供给和消耗状况,提高物资方案量预控的依据。
〔二〕工区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物资领用、发放、使用消耗、台账管理、检查和核销的规章制度,并制定详细物资核销管理实施细则,规各部门及架子队的物资核销工作。
-
. z.
〔三〕工区按照统一格式和要求分别编报各施工工程物资的月度、年度和竣工统计和核销报表。主要表格包括"工程〔月、年、竣工〕工程部统供物资进销存统计表"〔表样见附表四〕、"工程〔月、年、竣工〕工程部统供物资分项消耗表"〔表样见附表五〕、"工程〔月、年、竣工〕工程部统供物资应耗量核算表"〔表样详见附表六〕。核销报表主要容包括工程〔合同〕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和相应的单耗、单耗采用依据、物资供给量、物资实际消耗量、损耗率、库存情况等。要求同时报送该报表的电子文档一份。
〔四〕工区于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物资核销报表。不能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报送核销报表,应向工程部计财部、机电物资部说明原因,无故不报将不予结算工程价款,并暂停物资供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工区及架子队自行承当。
〔五〕对需要进展年度核销的工程,年度物资核销报表和报告应与当年统计结算报表同步报送。年度物资核销报表中的工程量应与当期统计结算报表中的工程实物完成量一样,以便正确统计和分析年度物资消耗水平。年度核销结论作为工程部对工程物资供给总量进展预控制的依据。
〔六〕工区在工程工程完工后,应于组织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前编制并报送完工工程的物资核销报告和核销报表。核销工作未完成前,不予组织竣工验收。报送竣工物资核销报表和报告时,应附本方法规定的、核销报表中引用的、完整的核销依据文件及其它相关证明文件。
〔七〕月度核销统计报表、年度及竣工核销报告、核销报表应报相关部门进展审核和审批,审核部门为
-
. z.
技术部、计财部、质量平安部,审批部门为机电物资部。竣工核销报告及报表的报审格式见"竣工工程物资核销报告审批表"〔附表一〕。年度核销报告及报表的报审格式见"年度物资核销报告审批表"〔附表二〕。月度核销统计报表不需填写专门的报审表,只需按报表所列单位对报表进展审核和批准。
〔八〕经批准的物资核销报告原件由工区报送工程部负责竣工验收的管理部门,作为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依据。报送工程部计财部一份,作为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报送工程部技术部一份,作为工程量核算备案;报送机电物资部一份,作为物资销户的依据。
〔九〕商品砼供给的物资核销管理。
商品砼供给商供给对象和供给围应得到业主确认或批准,其物资核销程序与承包单位物资核销程序一致。商品砼供给商在填报物资核销报表时,应按本规定的时段如实填报物资应耗量、物资实际消耗量和对应的商品砼实际供给量。报表报送时应附上所供工程的砼配合比及相关证明资料。购置商品砼的承包单位在核销报表填报时应对商品砼单独列项,并列明商品砼使用的分工程和部位,核销报表报送时应提供完整的砼配合比文件和相关证明资料。
〔十〕核销程序参见物资核销管理流程图〔附图一〕。
第九条核销分析
〔一〕明确核销标准。主要指单耗标准及合理损耗标准确实定,核销标准采用依据及采用优先顺序见本方法第五条。根据相应标准和完工实际结算工程量计算工程总量。
-
. z.
〔二〕损耗率确实定:工区所报损耗率是否合理,由业主和工程部根据被核销工程的实际情况予以确认。最高损耗率不得高于铁路行业最新的定额标准。
〔三〕对总价包干的临建工程,单耗和损耗标准可参照主体工程标准执行,待核销量在总量以的予以核销确认。对单价承包合同按实际结算工程量予以核销确认。
〔四〕待核销量超过或少于核定总量的局部需要详细分析、说明、欠耗局部是否有未经批准自购、降低质量标准、工程量统计偏大或工艺水平提高等原因,超耗局部是否有损失浪费、挪用串项、物资外流、为下期工程备料、基建统计或结算滞后等原因。超耗局部原则上不能核销,要扣减该工程下期或该单位承当的其它工程工程的供料总量或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
第十条核销结论
〔一〕原则上不允许工区在其多个工程间进展工程部统供物资串项使用。但经工程部总工及主管领导批准,对于因工程急需、承包合同未签订而先行施工等特殊原因造成物资供给的串项事实,必须及时补办退库〔对调出工程〕及调拨手续〔对调入工程〕。
〔二〕核销结论必须对工区单位超、欠耗情况进展原因和定性分析,并提出明确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