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 37
高热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与热型,测体温、脉博、呼吸至少每4小时1次,必要时监测血压。
2、注意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3、观察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
6 / 37
昏迷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2、评估格拉斯哥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的深度。
3、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观察患者有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观察记录尿量,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作为指导每天补液量的依据。
4、观察有无感染(呼吸道、泌尿道等)、压疮、足下垂等并发症。
5、药物治疗效果。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2、有误吸的危险:与昏迷时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等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不能主动进食等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备好一切用物,以免延误抢救。执行操作时呼唤患者的姓名,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2、患者宜取平卧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及抽吸呼吸道内、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加强基础护理:
7 / 37
(1)眼睛护理:对两眼不能闭合者,应涂眼膏或覆盖油性纱布,以防角膜干燥而致溃疡、结膜炎。
(2)口腔护理:2~4次/d。
(3)皮肤护理: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做到“六勤一注意”,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注意交接班。保护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可运用波纹气垫或凝胶垫等预防压疮。
4、补充营养和水分:按医嘱给予鼻饲流质或完全胃肠外营养,并定期更换胃管。
5、确保患者安全:对烦燥不安者,应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以防意外发生;修剪指甲,以防抓伤;对牙关紧闭、抽搐患者,可用开口器、牙垫,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同时室内光线宜暗,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注意保暖和降温,防止烫伤和冻伤。
6、加强失禁护理。昏迷患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留置尿管者执行尿管护理常规,做好尿道外口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7、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期给予被动锻炼与按摩,早期进行康复。
8、保持各类导管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保持其通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9、遵医嘱正确执行药物治疗等。
10、心理护理:主要针对患者家属。
8 / 37
【健康指导】
昏迷患者待其意识逐渐恢复清醒后给予所患疾病的健康指导。
9 / 37
心搏骤停救护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有无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判断大动脉(劲动脉、股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3、判断呼吸是否停止,瞳孔有无散大。
4、手术患者是否出现伤口不出血或出血停止。
5、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心搏骤停有关。
2、预感性悲哀:与心搏骤停死亡威胁有关。
3、恐惧:与心搏骤停死亡威胁有关。
4、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心搏骤停导致肺功能受损等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将患者平卧地上或硬板床上,呼叫有关人员参加。确定患者心搏骤停后立即右手握拳捶击胸骨下段数次,如确认呼吸同时停止,开放呼吸道,去除口鼻分泌物,应先口对口吹气4次,即行胸外心脏按压3~5次,如此反复。
2、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以维持有效循环和使用各类抢救药物。
3、在某些情况下如胸廓有畸形,伴胸膜腔内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心包积液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后10分钟,心跳仍未恢复予以开胸,及早行胸内心脏按压。
10 / 37
4、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吸氧(流量为5~6L),紧急情况下,可采用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和使用人工呼吸或呼吸机。
5、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者,用电除颤。
6、备齐抢救药品和用物,能熟练操作抢救仪器和掌握常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或先给急救处理,并保留安瓿备查。
7、严密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并做好详细记录。
8、做好复苏后的各种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心跳、呼吸恢复后,告诉患者已度过危险期,不要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2、指导患者在病情未稳定时,要绝对卧床休息。
3、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后续治疗。
4、向家属讲清楚患者的病情,请家属配合。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