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
《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1
我在教《可爱的草塘》时,为了让学生抓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体会草塘物产丰富,是这样引导的:“对于这句话,老师有些疑句:狍子跑得那么快,用棒子能打到吗?难方式表达对草塘的喜爱,编一句俗语,设计一句广告词,作一首小诗等。
这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机地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了思维,驰骋了想象力,挖掘了创造才能,课堂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巧妙设计,彰显本色。
简单的语文教学不是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而是常常要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教学,其实是一种境界,它蕴含着“大道至简”的道理。一堂好语文课应追求本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就是意味着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生态”。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课题,使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产生探究草塘的愿望。接着,紧紧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句子——“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进行听写。并以此切入课文,展开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再次设计了“用心研读”的环节,在学生读出了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之际,旋即为他们提供宣泄情感的时空,给学生学习、思考、诵读、表达留下巨大的空间,使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升华情感落到了实处。这正是语文课本色所在。
三、激情四溢,增强感染力。
课堂上只有教师有了激情,学生才会有活力,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教学。课堂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使创造出现奇迹,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在本节课中,我自始至终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如从“用心研读”到“用心倾诉”的激情过渡——“醉了,醉了。醉也,醉也,怎一个‘醉’字了得,此时此刻,你是否像老舍看到草原一样,既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又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呢?”再到课堂结束时的激情放歌,那是一个语文教师生命拔节的回响!
《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4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这样的教思路,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宗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
根据《可爱的草塘》语言优美,内容生动,文字通俗易懂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统领全篇内容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有一定快速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安排四人小组讨论,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发言的机会,而他们之间的互相补充又能提高班级发言的质量。学生通过自学不同程度地弄懂了课文一个方面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能独立地获取知识。另外,通过学生潜心读书,在书上圈圈点点,写体会,能以书中词句为依据,谈出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有时还有大大小小争论,学得生动活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快速阅读课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5
我谈谈上完这节课后的一些得与失。
先说这节课的构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需要完成三个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3、体会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景象。
针对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计我的教学的:
首先是情境创设,我将草塘四季的照片一一展示,并以诗人的故事为线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议议,总结出草塘的可爱之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风光奇特。接着,通过看、找、读(抽读)、听(听范读)、读(自由读)、朗读的方式学习景色优美这一部分;
通过自学、集体议论的方式学习物产丰富这一部分;通过找、议、读(范读、自由读、朗读)、背(背诵)的方式学习风光奇特这一部分。
最后,理出全文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语句,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将开头创设的情境——诗人未完成的诗展示出来,让学生帮助诗人完成作品,以诗歌朗诵的方式完成教学。
从我个人的感觉看,这节课的情境创设是比较成功的。我将草塘四季的照片一一展示,并以诗人的故事为线索,以诗人未完成的诗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