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药物分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2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ranfand 2016/10/22 文件大小:3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分析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物分析题目:抗血栓药的分析研究方法姓名:黄丹班级:11级制药工程班学号:**********.抗血栓药的分析研究方法【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而抗血栓治疗是此类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抗血栓药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三类。【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心脏及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抗血栓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抗血栓药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三类。前两类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是抗血栓治疗的重要方法,后一类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常用的抗凝血药根据化学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类:-葡糖醛酸和N-乙酰-D葡糖***残基交替排列,并经脱乙酰和硫酸化,D-葡糖醛酸转化为L-艾杜糖醛酸等一系列修饰而成的直链粘多糖。肝素是最早使用的抗凝药,,这是通过抗凝血酶Ⅲ来实现的,可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该制剂只能静脉给药,当用量过多引起出血时,可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长期使用肝素有引起出血的危险,副作用较大。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Xa因子活性和促纤溶作用,其抑制凝血酶及血小板的作用较弱,且不增加血管通透性,故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低,其生物利用度可达98%,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和疗效准确,。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血浆半衰期长,达200~300分钟,为未分馏肝素类物质的2~4倍。因此用药简单,一般经皮下注射给药,每日注射1次即可。在1993年以前,深度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于肝素(heparin)。然而时至今日,由于低分子量肝素类产品更易给药且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出血风险大为降低及用药后不需密集监测,故它们已经成为用来预防和治疗深度静脉血栓的主要临床选择。-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参与体内代谢才能发挥抗凝作用,称为口服抗凝药,这是唯一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华法林(苄***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类似,故亦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它们的药理作用相同。华法林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这些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有抗原,无活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抗凝效果,主要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和高危房颤患者,以预防心房血栓形成,脱落引起脑梗死。由于该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故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没有条件监测或出血风险较大的房颤患者可用阿司匹林替代,但疗效不如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