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3页
什么是高热惊厥
℃ 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
婴幼儿(6个月-3岁)多见
男孩多于女孩
PLS)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脑复苏和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3页
心肺复苏程序(2010年指南)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3页
基础生命支持
1. 检查反应及呼吸:检查反应→检查自主呼吸→触摸脉搏
2. 心肺复苏:C(循环)→A(气道)→B(呼吸)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3页
C-胸外按压
按压指征:10秒钟无法触摸脉搏,或脉搏<60次/min
部位:1岁以上胸骨中下1/3,1岁以下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深度:至少胸廓前后径1/3(儿童约5cm,婴儿约4cm),应充分回弹
频率:至少100次/min
手法:
1岁以下:双指按压法、双拇指按压法
1---8岁:单掌按压法
8岁以上:双掌按压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3页
1岁以下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下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3页
1岁以上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3页
双拇指按压法:
用于新生儿、婴儿
双指按压法:
适用于新生儿、小婴儿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3页
单掌按压法:适用于1-8岁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3页
双掌按压法:适用于8岁以上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3页
注意事项
患儿身下是硬质材料
动作不能用力过猛,以防肋骨骨折, 心包出血、气胸、肝脏破裂
心脏按压的效应以能扪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收缩压达60mmHg为度
心脏按压同时做有效的人工呼吸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3页
有效指征
按压时可触及动脉搏动
扩大的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
口唇、甲床颜色好转
肌张力增强或有不自主运动
出现自主呼吸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3页
A-开放气道
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
无颈椎外伤:仰头提颏法
有颈椎外伤:托颌法
放置口咽导管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3页
“仰头-提颏”法
2 fingers on “boney part of chin, other hand pushing forehead back.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3页
开放气道:托颌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3页
B-人工呼吸
指征:无自主呼吸或为无效喘息
方法: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适用于现场急救
复苏气囊: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气囊和面罩
机械通气:需要持久通气或面罩吸氧不能提供足够通气时
人工呼吸频率:
不需胸外按压(脉搏>60次/分时)时:12-20次/min(3-5秒/次)
与胸外按压比例:单人复苏30:2,双人复苏15:2
插管后:胸外按压100次/min,人工呼吸8-10次/min(6-8秒/次)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3页
口对口人工呼吸(儿童)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婴儿)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3页
高级生命支持
1.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2. 建立血管通道:
静脉通道(IV)
骨髓腔内通道(IO)
气管内(ET)通道:非脂溶性药物(如碳酸氢钠、钙剂)不应使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3页
肾上腺素:心跳骤停、心动过缓首选
用法:IV/IO : mg/kg(,1:10000)ET: mg/kg( ,1:1000 )3~5 min 后可重复
阿托品:心动过缓时用
用法:-,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
洛贝林: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用法:-3mg/次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
碳酸氢钠:用于较长时间心脏停搏、重度酸中毒,用量依据血气分析结果而定
利多卡因:用于室颤、室速
用法:1mg/kg 静推,5-10min可重复,稳定后按20-50μg/ ( ) 维持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于复苏后心功能不全者
用法: 5ug/kg/min 静脉维持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3页
指征:室颤、无脉性室速,室上速
放置部位:紧贴右上胸壁和心尖部,相距3cm以上
剂量:首次2-4J/kg,后续4J/kg,最大量<10J/kg或成人剂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3页
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经过30分钟的CPR,无任何反应,可考虑终止复苏。临床上凡证实为脑死亡者应停止抢救;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患儿意识状态使患儿瞳孔扩大,过度换气可抑制患儿自主呼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