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丁建吾
电话:68502463/邮件:******@ndrc.
一、课题研究
2006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与中加小农办合作开展“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课题研究
分四个课题组,赴国内调研、赴加拿大考察
课题已经结束,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政策措施
二、为什么要发展冷链物流?
(一)冷链物流的定义
采收
加工
包装
分级
预冷
仓储
全过程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
运输
批发
零售
(二)冷链物流特征
与大宗农产品和工业品物流链形式、运作模式完全不同
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表现在:
环节多(果蔬采摘、预冷、产地冷藏、冷藏运输、销地冷藏、零售冷柜、家庭冰箱等物流链)
链条上主体多,必须协调运转、相互衔接
(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现状
肉禽蛋、乳制品、饮料100%
蔬菜、水果95%
产后损耗率5%以下
(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产品损失严重(20-30%、12%、15%)
(果蔬、肉类、水产)
制约农业生产影响农民增收
生鲜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影响居民食品安全
(五)冷链物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减少产后损失,延长流通半径
防止变质,确保消费安全
商品化处理,促使商品均匀上市,反季节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对贸易技术壁垒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方针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市场推动力
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冷链物流发展根本目的
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是发展冷链物流的必然选择
中国基本具备发展冷链物流的条件
三、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发展目标
2010年蔬菜冷链流通率由5%提高到20%,冷藏运输率由15%提高到30%,腐损率20-30%降低到15%
2020年蔬菜冷链流通率达到40%,冷藏运输率达到60%,腐损率降低到10%
(二)重点任务
标准化:推广蔬菜冷链物流技术标准
采收到收购按照质量标准挑选分级
新采摘蔬菜必须迅速预冷,抑制呼吸活动
预冷后要在低温下储藏、运输
专业化:培育蔬菜冷链物流核心企业
协调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和信息流,降低损耗和交易成本
始终处于信息透明和可控状态,保证质量
通过品牌化经营,树立信誉,开拓市场
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到供应链各节点,实现定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