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破伤风的护理常规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5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破伤风的护理常规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7/1/27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破伤风的护理常规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破伤风护理常规杰永晶定义:破伤风( tetanus) 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病因: 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性芽胞梭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广泛存在于灰尘、粪便和土壤中。破伤风梭菌不能侵入正常皮肤和黏膜,一旦发生开放性损伤,可直接侵入人体伤口发生感染。尤其是伤口窄而深、局部缺血、异物存留、组织坏死、填塞过紧、引流不畅或同时混有其他需氧菌感染等导致伤口缺氧,当机体抵抗力弱时,更利于破伤风的发生。【病理生理】破伤风梭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痉挛毒素与神经组织有特殊亲和力,可经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运动神经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同时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大汗等症状。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和发作期 3期。 7-8 日,最短 24 小时,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新生儿破伤风常在断脐后 7日左右发病, 俗称“七日风”。 、头晕、咀嚼无力、张口不便、烦躁不安、打哈欠,局部肌肉发紧、酸痛、反射亢进等。以张口不便为主要特征。 (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甚至牙关紧闭;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膈肌受影响时表现为通气困难,甚至呼吸暂停。在肌肉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音、触碰、饮水等,均可诱发全身肌群强烈的阵发性痉挛。发作时,病人口吐白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流涎、牙关紧闭、磨牙、头颈频频后仰,手足抽搐不止。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间歇时间长短不一。发作时病人意识清楚,十分痛苦。(二) 并发症?强烈肌痉挛可致肌肉断裂,甚至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致呼吸骤停,甚至窒息。肌痉挛及大量出汗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病程一般为 3~4 周,自第 2周起症状缓解,肌紧张和反射亢进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病人在恢复期间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或行动错乱等,多能自行恢复。【辅助检查】?伤口渗出物涂片可发现破伤风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