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也就是说,对于
外国文化中有益无害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就是吸收。
师:鱼翅有糟粕吗?(师生笑)
生:没有。生:所以可以大胆吸收。
师:第二种,有益有害的呢?
生:有益有害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师:第三种,无益无害的,怎样对待呢?
生:仅仅是留一点观赏。
师:第四种呢?
生:要全盘否定。
师:对。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大宅子里有很多东西,有鱼翅,有鸦
片,有烟枪烟灯,有姨太太,那么,怎么对待它们?陈纤叶同学,现
在你能不能自己解决你之前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写“拿来主义”
却提到了大宅子以及大宅子里面的东西?
陈纤叶:作者提到“大宅子”主要是借此表现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对于有利的东西,我们要吸收,取其精华;对于有害的东西,要去其
糟粕;无益无害的,就拿来观赏、作纪念;无益有害的,就完全否定。
师:很好。
师:作者在这里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告诉我们,拿来主义者应该是“占
有、挑选”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段。(生齐读)
师:刚才听大家读书的时候,我觉得第一句话的读法值得商榷。“总
之,我们要拿来。”这句话有四个词:总之、我们、要、拿来。请问
在朗读的时候,应该重读其中的哪一个词?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分别重读“总之” “我们” “要”“拿来”)
师:大家觉得要重读哪个词才比较合适?
生:重读“拿来”。
师:为什么?
生:标题就是“拿来主义”,重读“拿来”,是要强调突出主题。
师:是的。那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重读“拿来”)
师:在这一段中,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二句话:我们要或使用,
或存放,或毁灭。有同学问“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三者可否调
换顺序。(课件展示学生所提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能否举手示意我,我想
认识一下。
提问题的女生:这是我们整个组的问题。
师:你们是第几组?
生:第三组。
师:好,第三组提出了这个问题。另外还有胡啸、任世业、常惠林、
乔璐、杨卓凡五位同学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使用、存放、毁灭”能
不能换成“或使用、或毁灭、或存放”,这也是在问顺序问题。
我来自深圳,以前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深圳的同学给我提出了一个
问题,他们提到了第九段的标点。请大家看一下,“鱼翅”这一句,
“只不用它来宴大宾”,后面是什么标点?
生:分号。师:“鸦片”这一句,后面是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烟枪烟灯”这一句是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姨太太”这一句后面是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深圳的同学问我:老师,这四种难道不是并列关系吗?为什么前
面是分号,后面三个是句号?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今天,我
想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第三组提出来的“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
顺序问题,看看标点和语序两个问题之间有没有关联,看看扬州中学
的同学能不能帮深圳的同学解决这个标点的问题。请同学们静思默想,
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
师:有想法可以示意我。好,这位女生。(即刚才提出语序问题的同
学)我发现同学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自己又找到了答案。非常好!
生:我觉得第九段和第十段其实有一个对应的关系。
师:怎么对应的?
生:“鱼翅”和“鸦片”两句之后是句号,“鱼翅”是有益无害,“鸦
片”是有益有害,都是可以用来使用的,所以跟第一个“使用”相对
应,而“鱼翅”和“鸦片”两者之间是个小小的并列关系;“烟枪和
烟灯”一句后面也是句号,它是无益无害的,只可以用来存放,所以
跟第九段的“或存放”对应。“姨太太”一句后面也是句号,它是有害无益的,就是可以“毁灭”的。三个句号跟下面三个词是分别对应
的。所以顺序不能换,标点符号也没有用错。
师:大家对这个解释满不满意?
生合:满意。
师:那能不能有点掌声啊?!
(生鼓掌)
师:所以标点是会说话的,标点符号的问题其实就是文章思路的问题。
鲁迅先生写文章如此用心,具体到标点符号,具体到语序,具体到标
点和语序的对应,可见其行文的严谨。
师:还有四个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