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章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案例
“亚细亚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与思考
郑州亚细亚商场于1989年5月开业,之后仅用短短7个月就实现销售额9 000万元。,并实现税利1 315万元,一年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从1993年起亚细亚集团以参股的形式投资10亿多元,先后在河南省内建立了四家亚细亚连锁店,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参股公司,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仟村百货”。亚细亚在全国商场中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依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等。当年的亚细亚以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创造了令人稀奇的“亚细亚现象”。然而,1998年8月15日却悄然倒闭。亚细亚集团的失败,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失败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亚细亚集团内部控制状况
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环境。亚细亚集团的内部控制环境几乎到了严重失效的地步。
1992年11月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某就在海南注册了“海南亚细亚商联总公司”(简称“海南商联),法人代表是王某本人。亚细亚集团公司董事会1995年6月28 的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董事会同意公司经营者(海南商联)按照销售额1%的比例提取管理费”。于是就形成了海南商联受托经营亚细亚集团的运作模式,并与亚细亚集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总部设在广州,总经理从此离开了郑州,基本上在外地遥控实施对亚细亚集团和商场的管理。王某既是海南商联的法人代表,又是亚细亚集团的总经理,因而,他可以随意抽调人员、资金。而海南商联是由王某等几个人所开办,亚细亚集团并没有投资。这样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则是亚细亚的信誉、人员等被海南商联无偿利用,亚细亚的经营利润也被海南商联所占有。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一个重要要素是董事会,董事会应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真正的监督和引导作用。然而,在亚细亚集团内部,董事会却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亚细亚集团的注册日期是1993年10月,但直到1995年6月才最后确立。集团公司在持续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动态之中,没有按照章程规范运作。董事会从未召集董事们就重大决策进行过决议,凡事都由总经理王某一人拍板。1995年初亚细亚的主要股东中原不动产总公司董事易人,新任董事长对前任批准的股权转让造成公司资产流失的部分,不予承认,表示股权纠纷问题不解决不参加董事会。从此,亚细亚集团最高决策机构及监督机构陷于瘫痪,亚细亚集团的董事会几乎形同虚设。
,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亚细亚集团的人事政策与员工素质情况与管理要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一是随意用人。亚细亚商场艺术团的报幕员周某不懂管理不会看账,却被任命为开封亚细亚商场的总经理。结果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即葬送了所经手的企业。二是任人惟亲。亚细亚某领导的一位表弟原为郑州市郊农民,却被任命为北京一家大型商场的总经理;某领导的两位妻弟原为山东农民,也被委以重任;就连其雇佣的小保姆也被任命为亚细亚集团配送中心的财务总监。三是排斥异己。亚细亚曾有四位年轻的副总经理,早先与总经理一起创亚细亚事业后来却因为
与总经理意见不合,不久即被借故调离商场。
亚细亚商场是由河南省建行租赁公司和中原不动产公司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的股份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