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东海名郡\海州古城.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海名郡\海州古城.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22/5/1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海名郡\海州古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海名郡\海州古城
殷实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64-01

摘要:本次调查围绕对连云港市海州古城地区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尤其是五大宫调的关注东海名郡\海州古城
殷实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64-01

摘要:本次调查围绕对连云港市海州古城地区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尤其是五大宫调的关注,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包括对区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访问,文化遗迹的实地考察,相关演出资料的搜集,我对海州古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五大宫调等艺术形式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政府的对古城的规划和现有的保护措施也让我对海州古城的未来充满期待。

实践背景和准备
“海州是连云港市的摇篮,秦汉时期称朐县,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始称海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海州经济繁荣,商贸云集,风光秀丽,名胜众多,素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著称。”(摘自百度百科)而这样一个历史名城现在又是怎样的呢?政府对她的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呢?而传说中的国家非文化物质遗产――五大宫调又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确定了本次暑期实践的课题,走进海州,走进这座历史名城,揭开五大宫调的神秘面纱。
海州古城的现状和保护
海州区的发展正朝着政府既定的方向稳步进行,而古城的保护也在进行中,对于一些古街道和建筑,海州政府专门划出了一篇区域进行维修和重建,力求再现秦汉时期海州古城的面貌。而高楼大厦等现代化建筑则被安排到海州新城区,这样既能保护海州古城特色,又不会阻碍到整个海州区的现代化发展。在古城的维护修建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经费的不足。但海州区政府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鼓励地方企业家投资、向上级政府争取拨款金额。在政府的努力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海州古城在这么多年来一直基本保持着原貌,古朴自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别具一格。陈秘书还告诉我们,为了使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不影响人们的居住,也对部分非古建筑居民房进行了改造,毕竟民生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保护古城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时,政府部门也向群众进行了关于保护古城的大力宣传,使得海州古城的维护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孔望山摩崖石刻
孔望山作为海州地区旅游龙头,政府部门决心将它打造成一个精品的文化旅游景点,首先就是提高硬件设施,如在孔望山南边修建大型公园。而正在修建过程中的全长8公里盘山古道连通了孔望山与桃花涧和石棚山,由此讲孔望山打造为一个三大旅游景点的大型景区。这一部东方天书竟比敦煌石窟的历史还要悠久,可是为什么我们却很少听到它呢?为什么它的名气远远不如敦煌石窟造像呢?原因正是它的历史太悠久,久到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石刻所表达的意思,更不要说它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它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冷落。既然被称为“东方天书”,恰也证明了这个神秘的石刻至今是个难以解破的谜团。但是,为了不让摩崖石刻成为人们旅游的阻碍,孔望山特别配备了数名导游和自动的可佩带的mp3讲解器,使得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也对文化古迹有所了解。后来我们去了孔望山做了实地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