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17宣化辽墓.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7宣化辽墓.docx

上传人:mazhuangzi1 2022/5/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7宣化辽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代汉人墓葬——宣化辽墓
一、墓地概况 宣化辽代壁画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城西约 3 公里的下八里村,墓地在村东北。 五代时,西晋石敬塘割燕,分 16 州给契丹,其中包括唐僖宗 885 年设立的武州,即现在的宣 化区。契丹建辽国,辽 乐盖由此矣。”
“散乐器:觱篥(bill,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 悲凄,羌人所吹。本出西域龟兹,后传入内地,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乐的重要乐器。纳西族 )、 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已经失传)、筝、方响(出现于北周,具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宋代以后很少使用,现仅上海今虞琴社(创立于 1936 年)合奏古乐时偶用,濒于失传境地。)、杖 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拍板”。
燕乐:汉族俗乐与外来音乐的总称。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 乐队队员性别,前期墓的乐队是女扮男装。后期墓的乐队都是男子。变化的原因不明。但是晚期 的韩师训墓的散乐队没有一个人是带有胡须的,也可能是女扮男装。
(4)备茶图: 契丹人,髡发,剃去顶发的人,男女性别的争议,报告仍认为是男子。小孩偷桃子的场面有温酒 具、点茶具和果笼,说明三者可能有关系,属于一套饮宴用品。
大安九年(1093年)张匡正墓(M10)和张文藻墓(M7), M6和M9辽代晚期墓,天庆七年(1117年) 张世古墓(M5)和张恭诱墓(M2)都有备茶图,这也是从中原传入的汉人****俗,从其碾茶、煮水和手持把 盏等候等图像来看,很可能是点茶。
(5)备经图:盘上放置茶盏,已暗示出诵经必饮茶。印度佛教初创之时,燃香可以驱蚊,颂经 时燃香有双重作用。黄色盒子应该是经书盒。
韩师训墓后室的设香案图,图中高桌上又设几案(供案),高桌上有香炉,香炉左右各有 1 件器 物,上部脱落,有散点,似乎是华。供案上有经卷(宋代佛经有经折装、卷轴装,此图是卷轴装佛经, 1966—1967 年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曾经发现这两种经书。《文物》1973 年第 1 期,48—53 页)陈于 两端,中间是圆盘,盘内盛放佛珠一串。桌旁一女子手擎长盒(与 M1 的经盒完全相同,与浙江瑞安 北宋慧光塔发现的经函形制相同,该函有精美的花卉纹饰,檀香木,堆漆花纹,盝顶盖,须弥座), 向桌案走去,盒盖缝有仙气飘出。桌前侧方有侍女双手合十,作祈祷之状。此壁画内容难以明了,可 能与迎经拜佛的佛事有关。
(6)挑灯图。
挑灯图是一女子全神贯注地给灯加油,挑拨灯芯。这是女侍在夜晚一次次地给诵经主人加灯油的 写照。通过备茶和挑灯,暗示出主人勤奋读经,不舍昼夜的虔诚精神。
这些汉文化浓厚的壁画,与当时契丹贵族墓的壁画有很大差异,在生活上表现的完全是两种情趣。 备茶图在宣化墓中是最常见的壁画之一,对碾茶、候汤、点茶、送茶等情节都有细致表现,当时备茶 的诸多用具在壁画中都有描绘,这在古代壁画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备茶图所表现的意境既不是主人 品茶之好,也不是风靡北宋朝野的点茶时尚,而是主人佛事诵经生活的一部分。
(7)出行图
(8)张文藻墓五鬼图壁画 位于拱门顶部半圆形的堵头上,绘有五鬼,其中一鬼头戴乌纱帽,三鬼持刑具,一鬼被牵索。画 中戴乌纱帽的应是大鬼钟馗,其余小鬼作缉拿的动态和造型。画鬼于门是和唐宋以来画钟馗以屏祛群 厉、防卫门户的****俗有关。北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赵叔向《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