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口腔修复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修复学分册
目录
第一节 牙体缺损
【概述】
方向及外形准确。
洞固位形,深度、洞壁、洞外形合理,鸠尾固位形、洞缘斜面及预防性保护处理得当。
牙体缺损修复前的口腔检査及准备
牙体缺损修复前应迸行规范、周密细致的口腔颌面系统的检查。
完善的、系统的牙体、牙髓治疗或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对一些患者,修复前应针对全身疾病作必要的支持性治疗和心理学评价。
所有口腔修复的技术操作均应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常规,注意牙科手机及各种常用器材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选用下列修复治疗方案时除符合上述原则外,还应明确:
嵌体
正确选择各类嵌体,准确预备洞形。
恢复患牙的正确解剖外形,设计合理。
建立良好的咬合及邻接关系。
表面光洁,粘结良好。
金属全冠
选择生物学性能良好的金合金作修复材料,可适当减少牙体切割量。
全冠的边缘设计有利于增强全冠的固位和美观。
牙合面设计有利于减小侧向力,增加机械便利。
牙冠严重缺损者应考虑以桩、钉加固,必要时采用钉核加强固位。
患牙原有水平性、垂直性食物嵌塞者,在全冠的外形设计上应考虑到食物流向的控制。
铸造全冠固位力差、牙合力大者,宜用髙强度的树脂类粘结剂。
根据患牙位置、方向及邻牙情况设计就位道。
金属烤瓷全冠
金属烤瓷全冠也称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金-瓷结合部设计合理:衔接线的位置、金-瓷结合线的外形、金-瓷衔接处的瓷层厚度及外形均应符合强度、美观要求。
应尽量保持牙体活髓,特殊情况下(如牙体移位,过小牙等等)为了固位、美观的需要,如不得已时可考虑牙髓失活、根管治疗后再修复。
金属基底冠的设计,应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且为瓷层提供适当空间,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固位。
金属基底表面形态,应无尖锐棱角、锐边,各轴面呈流线型,以免出现应力集中。
冠的边缘与牙体颈部肩台密合,连续光滑,粘固面清洁。
冠的色彩、色调、透明度与自然牙基本和谐。
瓷全冠
严格掌握适应证。
设计合理,牙体预备时,各个部位预备量准确,确保全瓷材料的强度和美观。
注意保护活髄牙,防止造成牙髓炎,必要时事先对牙髄失活,待牙髓治疗后再进行瓷全冠修复。
选用色调合适的粘结剂,保证瓷全冠的色泽美观自然。
瓷全冠制备过程中,注意防止瓷层的机械损伤;粘固后,嘱患者不得啃咬硬物,防止瓷裂。
树脂全冠
这种修复体有两大类,即修复用和暂时修复用修复体。直接用于冠桥修复的暂时冠可根据需要有以下几类:①预成树脂冠,②个别制作树脂冠(又分为热凝丙烯酸树脂冠,光固化树脂冠,预成树脂牙面自凝树脂冠,自凝树脂冠),③直接成形树脂冠等多种形式。
树脂冠应符合下列要求:
冠的形态正确,咬合、邻接好,冠边缘不压迫、刺激龈缘。
尽量减少树脂内残留单体,预防龈缘炎。
冠与牙体密合。
颜色与自然牙列和谐。
表面光洁。
桩核冠
桩核冠是在残根、残冠上利用根管内或残冠上制作的核结构固位的全冠修复体。它有铸造桩核冠、纤维桩树脂核冠等几种主要形式。
修复前患牙根管已经过完善的治疗。
桩核的固位形态、桩的长度、直径设计合理,有足够的固位。
冠修复体与桩核有良好的结合力。
冠修复体的形态、咬合、邻接、边缘合适,色泽自然。
第二节 牙列缺损
【概述】
牙列缺损是指在上下颌牙列内的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缺失,牙列内同时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存在。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主要有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常规可摘局部义齿由人工牙,树脂基托,铸造金属卡环,铸造金属牙合支托和大小连接体组成。固定义齿由固位体、桥体和连接体组成。两者都是适应范围广,应用最广泛的修复设计形式。
【临床表现】
咀嚼功能降低。
缺牙影响美观和发音等功能。
可能导致余留牙的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咬合创伤,甚至牙松动等。
剩余牙邻接关系的破坏导致食物嵌塞。
部分牙周组织废用性萎缩或其他牙周疾患。
可能导致颞颌关节疾患。
余留牙移位可能导致正中牙合位和侧向牙合位的改变。
【诊断要点】
缺失牙情况
缺失牙的数目:牙列中一个牙或数个牙缺失,单颌至少存留一个牙。
缺牙位置:可在上颌、下颌或上下颌联合缺牙,缺牙区可位于牙列的前、中后部。
牙合龈距离:牙合龈距表现为过大、正常或偏小。
剩余牙槽嵴情况 检査拔牙创或创伤愈合好,牙槽嵴形态基本正常,无骨尖、残根、残片及增生物,无其他黏膜疾患。
基牙 基牙稳固,牙冠外形正常,无龋患及充填物悬突,无明显牙周炎症,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