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讨大型公园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问题
探讨大型公园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问题
【摘要】2000年以来,上海陆续建成多个面积超百公顷的大型公园,已初步形成上海郊区大型公园网络布局。这些拥有超大规模的公园,由于其与常规公园绿地不同的特性,它们与城市交通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与不同。针对城市大型公园对交通条件的需求及公园产生的客流出行对常态交通的影响特征分析,可以为今后大型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型公园城市交通需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高度集聚,城市居民对绿地的渴求也随之急剧增长,但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增加绿地空间的弹性很小,这部分需求必然要向城市郊区转移。交通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们对出行距离的空间感,使在近远郊建设大型公园,服务居民成为可能,居民的休闲活动也大大突破以往邻里公园、社区公园的尺度,越来越向郊区拓展。节假日,许多居民会选择前往市郊空间游憩活动,大型郊野公园正成为市民在较短假期内享受高品质的自然环境与游憩体验的最佳选择。但是,根据抽样问询调查,郊野公园离家较远且交通不方便是阻碍居民出游的首要原因。因此,基于大型公园的游客特征研究公园规划运营与城市交通的总体协调问题,对提高大型公园的规划设计的质量,完善服务配套,方便市民出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上海市域范围内面积超过10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共有12个,其中10个处于外环线以外,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平均行驶距离约为47公里。这些公园在选址方面优先考虑选择那些自然生态风景资源有较高价值、对城市整体环境和景观有积极保护和优化作用的、具备自然文化历史美学和地方风貌游憩条件等综合内涵的地方,大部分选择在苗圃,长江滩涂,自然山体,城市林带等区域,这样的选择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形成了与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错位发展,改变传统公园绿地服务社区居民的单一模式。但这些大型公园往往存在交通设施不方便,特别是既有公共交通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图1 上海大型公园区位图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对大型公园的看法及相关出游意愿,选择在人民广场高密度人流集散场所进行游客出行意愿问询。根据现场观测,中青年人是大型公园的主要活动群体,因此选择20-60岁人群作为调查重点,样本量为500份。主要分析结果如下:
(1)近6成被访者对上海建设超百公顷大型公园持认可态度。调查数据显示,55%的被访者认为大型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今后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并表示会经常去游玩。另有45%的被访者表示平日里他们一般会选择去家附近的公园游玩,这些公园已经可以满足他们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因此他们对于在上海郊区建设超百公顷的大型公园持无所谓的态度。此外,如果在假日里想去一些郊野空间游玩,他们更倾向于去周边城市的自然景区。
(2)公园景色、主题特色和交通方便程度是影响大型公园吸引力的三大主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有六成左右的被访者认为公园的景色优美和富有主题特色是他们考虑是否前往游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交通方便程度。
(3)从游客自身角度出发,大型公园离居住地较远且交通不方便是阻碍出游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