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6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 及组分鉴定
5’
5’
3’
3’
一、实验目的
掌握稀碱法分离酵母RNA的原理与操作过程。
了解RNA的组分并掌握定性鉴定的具体方实验6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 及组分鉴定
5’
5’
3’
3’
一、实验目的
掌握稀碱法分离酵母RNA的原理与操作过程。
了解RNA的组分并掌握定性鉴定的具体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方法也各异,一般有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其中苯酚法又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组织匀浆用苯酚处理并离心后,RNA即溶于上层被苯酚饱和的水相中,DNA和蛋白质则留在苯酚层中,向水层加入乙醇后,RNA即以白色絮状沉淀析出。此法能较好地除去DNA和蛋白质,提取的RNA具有生物活性。
酵母细胞富含核酸,且核酸主要是RNA,%~%,而DNA含量较少,%~%。为此提取RNA多以酵母为原料。工业上制备RNA多选用低成本、适于大规模操作的稀碱法或浓盐法。这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单核苷酸的原料,其工艺比较简单。
稀碱法是用氢氧化钠使酵母细胞壁变性、裂解,然后用酸中和,。提取的RNA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浓盐法是用高浓度盐溶液处理,同时加热,以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二、实验原理
RNA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加硫酸煮可使RNA水解,从水解液中可用定糖,加钼酸铵沉淀(或用定磷法)和加银沉淀等方法测出上述组份的存在。(1)嘌呤碱与硝酸银作用产生白色的嘌呤银化合物沉淀。(2)地衣酚显色法:核糖核酸与浓盐酸共热时,即发生降解,形成的核糖继而转变为糠醛,后者与地衣酚(3,5-二羟基甲苯)反应呈鲜绿色,该反应需用三氯化铁或氯化铜作催化剂。(3)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产生黄色的磷钼酸铵沉淀[(NH4)3PO4·12MoO3↓]。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
仪器:试管;试管架;100mL氢氧化钠烧杯;(×1)、(×2)、1mL(×2); 量筒10 mL、50mL各一个;滴管;水浴锅;离心机;布氏漏斗。
原料:干酵母粉
2.RNA组分鉴定
水解RNA:~1g提取的核酸,加入10%硫酸10mL沸水浴加热10分钟制成水解液,然后进行组份鉴定。
(1)嘌呤碱:取一支试管,加入1mL水解液, 加入过量浓氨水(约2mL)。然后加入1mL ,观察有无嘌呤碱银化合物沉淀。
(2)核糖:取一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放沸水浴中10min。注意观察核糖是否变成绿色。
(3)磷酸:取一支试管,加入2mL水解液,然后加入5滴硝酸银和1mL钼酸铵溶液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有无黄色磷钼酸铵沉淀。
五、计算
RNA提取率(%)=RNA质量(g)/干酵母粉质量(g)×100%
六、注意事项
稀碱法提取的RNA为变性RNA,可用于RNA组分鉴定及单核苷酸制备,不能作为RNA生物活性实验材料。
利用等电点控制RNA析出时,应严格控制pH。
地衣酚反应特异性较差,凡戊糖均有此反应。因此地衣酚实验不能作为RNA与DNA鉴别的依据。
七、思考题
1、如何得到高产量RNA的粗制品?
2、现有三瓶未知溶液,已知它们分别为蛋白质、糖和RNA,采用什么试剂和方法鉴定?(自行设计简便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