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1/3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游戏活动的案例解析
一、案例描述
这天上午观摩的活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1/3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游戏活动的案例解析
一、案例描述
这天上午观摩的活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目标是:
1.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学做蝴蝶飞的动作。
2.孩子能听到信号向指定地方飞。
3.牢固对红、黄二种颜色的认识。
老师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但她工作特别认真,这不,为这个活动她还作了不少准备呢:她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精致的蝴蝶头饰(红、黄二种),还在场所上布置了二个美丽的花园(红花园和黄花园)。
活动开始了,由于活动前老师已戴了蝴蝶头饰,所以老师就直接问孩子:“我是谁?”孩子们争着说:“蝴蝶妈妈,蝴蝶妈妈...。”“那你们就是我的蝴蝶宝宝了。”可能是因为很多老师观摩的原因,看的出老师有些紧张,她赶忙地介绍游戏名称和规则:今天我带你们做个游戏《蝴蝶飞飞》,等一会儿你们要听妈妈的话,知道吗?“知道。”于是老师发头饰,组织游戏:“春天到了,公园里的美丽的话开了,蝴蝶宝宝快跟我到花园去采花蜜吧”于是孩子
们纷纷地随着老师飞出席所上,“这里有二个花园,你们看一个是红花园,还有一个是什么
花园?”“黄花园。”“蝴蝶宝宝先跟妈妈去红花园采蜜吧。”孩子们就马上飞到红花园采花蜜。
采了一会儿,老师说“蝴蝶宝宝,听闻黄花园的花很甜,快跟我到黄花园去采花蜜。”孩子们就马上飞到黄花园采花蜜。游戏屡次了二.三次后,老师说:“现在请红蝴蝶飞到红花园中去采蜜,请黄蝴蝶到黄花园中去采蜜。”最后,老师说:“天黑了,我们快回家了。”游戏就这样结束了,我从大多孩子的表情中发现,孩子对这个游戏兴趣不是很高。
二、解析
应该说这个活动目标确定比较适合,活动内容也吻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开始就创设
了一个适合托班孩子喜欢的游戏情景,(老师做蝴蝶妈妈,孩子做蝴蝶宝宝。),同时教师
也准备了能引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材料(蝴蝶头饰和美丽的花园场景)。但由于他是一位新
老师,缺乏一定的组织经验,在游戏组织的过程中,老师没有考虑到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此时的孩子对游戏的自主能力较弱,依赖于成人所引发的假想情景,)因此孩子的兴趣不高,游戏中孩子投入不高。
三、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孩子们是喜欢游戏的,托班幼儿更是如此,可以说托班孩子就是经过游戏来认识自我,认识末知和形成经验。但是,托班孩子参与游戏有着和其余年龄段不同样的特点,不认识这些特点就是老师这次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1)托班孩子的游戏必须拥有特别强的情景性
托班孩子的游戏必须拥有特别强的情景性
,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定的情景,
经过适宜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