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娱乐至死》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前言奥威尔: 《一九八四》独裁统治下的恐怖情境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媒介即信息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这里强调的是媒介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的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媒介就是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流,重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它的英文表达是: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也就是说,媒介真正传播的不是具体的内容,而是其本身的特性,因为正是媒介决定了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把字写在上面的物件, 要比字本身更重要”。媒介即隐喻 1 、娱乐的时代在这一章中作者没有在一开始就论述“媒介即隐喻”是指什么,而是延续前言通过举证一系列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已经从铅字时代(印刷时代)进入了图像时代(电视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广泛的娱乐直至死亡。正如波兹曼在书中所言:“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甘心情愿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P4 ) 2、话语的改变公众话语的方式可以规范乃至决定话语的内容。然而,在电视出现之后,公众话语的形式从语言转变为形象,这种形式注定电视时代,话语内容不再以哲学的、理性的、语言的存在,而是以具体的、短暂的、娱乐的图像为主。“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 并且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3、媒介即隐喻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P10 )同时他也解释了麦克卢汉的理论,他指出: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媒介即隐喻。( Themedium is the metaphor )(隐喻、比喻、象征) 他认为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然而媒介不仅仅只是信息,而恰恰是一种隐喻, 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①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②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 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例如:钟表将我们的时间分割为小时, 分钟和秒钟,我们也普遍这么认为,时间就是这三个名词之间的转换,但时间本身是浑圆一体的,是不可被分割的,只是我们的机械,或者媒介这样划分了,我们却都没有注意到。(1)媒介—隐喻的影响(或者力量) 如何理解媒介即隐喻李彬在《传播学的关键概念》一文中指出: 隐喻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以此来理解“媒介即隐喻”,即媒介是把未知的东西转换成已知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媒介凭借其隐喻功能,即主观诠释世界、加工世界,主观判定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是使信息获得主观意义并变形;凭借人脑的联想、想象、接受暗示等功能,将本不属于事物的特性散播出来,进而笼罩了事物(信息) 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