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摄影曝光讲解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242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摄影曝光讲解课件.ppt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22/6/19 文件大小:5.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摄影曝光讲解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摄影曝光
*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概念
一、曝光的概念
曝光: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按快门按钮——快门打开(焦平面快门、镜头快门)——光通过镜头、光孔到达胶片——胶片(光电传感器)感光。
二、EV值=x+y。x代表光圈系数基数,y代表快门速度基数。
*
第二节 影响曝光的因素
一、胶片感光度
感光度值差1倍, EV值差1。

二、光强
影响因素:
天气:晴天、薄云遮日、阴天、乌云密布。
时段:中午阳光直射,光强最大。以中午的曝光指数为基准,日出后、日落前2小时曝光指数约少1个EV值,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曝光指数再少1个EV值。
季节:春、夏、秋、冬四季 。
地理位置:纬度(大约纬度每差15度,曝光指数差1个EV值),海拔高低。
*
三、景物本身亮度
景物亮度取决于内、外两方面影响。外因是景物得到的光照的大小、多少、角度,内因是景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
1、光位
正面光、 半侧光、全侧光、侧逆光、全逆光。
2、景物的反光能力
被摄物的表面情况;色调;周围环境。
*
*
四、影响曝光量的其它因素
滤色镜,要根据滤色镜因数进行曝光量补偿。
微距摄影时,镜头伸出量较大,镜头的相对口径变小,通光量减少,需要进行曝光补偿。调整后的曝光量=(1+影像放大倍率)2×原曝光量。
利用室内自然光拍摄时,被摄体的亮度与距窗户的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窗户越远、亮度越低。
人工光照明时,被摄体的亮度与距光源的距离有关。小型光源可以按照度的“平方反比定律”调整曝光量。
*
第三节 测光表
一、种类
1、按测光方式:入射式测光表、反射式测光表。
2、按结构分:照相机内置测光表、手持独立式测光表。(照相机测光——反射光测光)
机内测光方式(TTL)
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分区测光。
闪光测光表。
机内测光表的显示方式:跳灯、指针、数字。
*
点测光灵敏度分布图
Canon 21分区
*
二、测光表制造和校订的依据
大多数物体的亮度是中等的,测光表以它们的平均反光率18%为制造和校订的依据。
不管被测物体是什么的反光率,测光表只能正确测18%反光率的对象。
景物的平均影调,可用18%的灰板作为计量曝光的替代物。90%的白板可于光线很暗时测光的替代物,但曝光量要增加两档半。
*
1/4,f/
1/4,F/
1/4,F/
1/15,F/
1/5,F/
1/2,F/
*
结论:
使用测光表前必须了解该测光表的“基准反光率”。
可以用反射式测光表测“基准反光率”灰板、或者使用入摄式测光表测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测光方式可以获得充分表现景物各亮度比例关系的曝光数值。
对反光率不是“基准反光率”的对象测光时,要调整曝光数值才能恰当地表现该被摄体的影调特征。
*
三、测光表的测量方法
1、机位测光法
2、入射光测量
3、接近被摄体测光法
4、替代测光法
*
第四节 曝光控制
一、曝光效果分析
感光胶片经曝光、冲洗,会因曝光量的差异显现出深浅不同的密度,这种密度的深浅与景物的亮度有对应的关系。
*
曝光正确:影像密度范围介于特性曲线趾部起点与肩部顶点之间,其变化能比较好地还原景物各部分明暗关系。亮部和暗部保留了能够辨别的影纹和层次差别。彩色胶片还能正常还原景物色彩。
曝光过度:影像密度向特性曲线的肩部方向偏移,负片表现为整个密度偏大。景物亮部甚至中等亮度部分的曝光量超过了感光胶片正常还原景物明暗变化的限度,影调层次被压缩,难以表现出足够的影纹层次和细节,高光部分的影调平板一块没有变化。

曝光不足:影像密度向特性曲线的趾部方向偏移,负片表现为整个密度偏小仅有微弱的影调。景物暗部甚至中等亮度部分的曝光量低于感光胶片正常还原景物明暗变化的限度,难以表现出足够的影纹层次和细节,阴影部分的影调平板一块失去差别。
*
曝光正确 曝光过度 曝光不足
*
二、自动曝光
S (TV) (速度优先)
A (AV)(光圈优先)
M(手动)
P (程序快门)
其它:运动 人像 微距 风光
曝光锁定(AE-L)。
曝光补偿。
括弧曝光法:在测定基准曝光量的基础上增减曝光量重复拍若干张,分级的幅度1/3~1EV值。
*
三、分区曝光——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