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艺术治疗第二章艺术治疗理论流派.ppt

格式:ppt   大小:4,15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艺术治疗第二章艺术治疗理论流派.ppt

上传人:taoapp 2022/6/24 文件大小:4.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艺术治疗第二章艺术治疗理论流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讲
1900年 萌芽阶段,用艺术进行诊断和分析
1930-1940年 精神分析运动 艺术用于治疗中和儿童沟通
Margaret Naumburg:
艺术表达为独立治疗的模式
艺术治疗动力取向
Elinor Kramer:
艺术”
“这棵树多大了?”
“这棵树还活着吗?”
“那棵大树给你什么感觉?让你想到什么?”
“如果你是那棵大树,你会有什么感受?”
艺术创作的活动过程本身即具有治疗的效用,让个体的身心能量获得释放。
不主张移情,把重心集中在艺术物体,把其当成「情绪的容器」,透过艺术与病人建立联系。
统合与升华:
艺术治疗的艺术创作过程是一种「升华」的工具,将冲动与攻击趋力与矛盾转向成正向表达方式。
艺术治疗是全方面的「统合」,运用升华过程将现实和幻想之间、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将其妙的的统合起来。
艺术帮助个体发泄其潜意识的问题,与消除其防卫性。
*
注重艺术创作的自发性,自然的影像作品是无价的。
艺术治疗过程需要依照个案的需求作改变。
艺术治疗师应积极的帮助病人去创作更具表现性的艺术。
个体在安全的环境气氛下获得象征性的治疗经验,行为将会改变。
艺术创作建设自我,帮助发展自我感。治疗师把自己当成「自我」运作的楷模,扮演障碍者的「副自我」;藉此提供帮助、想法与被遗漏的讯息,以给予病人支持,将这些新信息融入患者的艺术和其现实生活。
鼓励病患借着一些艺术创作(运用绘画、写做以及作诗)来书写事实,将其内心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
视艺术作品为「整合的功能」,不是升华作用。
强调无意识和象征化作用〈symbolization〉的理念。
荣格相信创造力是基本的本能而且创造力的释放和有创造力的能源对心理健康是必要的
艺术创作过程能够将来访者内在的客体关系、防御、发展等问题反映出来。
艺术是一个特殊的空间,一座桥梁,连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来访者的症状空间一旦展现,治疗者就应鼓励来访者搜寻出被隐藏起来的客体关系,并尝试找出存在的问题。
艺术创作:使症状空间转为治疗空间,在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中产生全新的客体关系。
治疗者提供支持的情景,促使来访者出现症状空间并发生有效的空间转换。
艺术作品调节治疗师和来访者关系
通过来访者自发创造的作品能展示其人格的另一面——与意识对抗的潜意识中的人格。
强调自发创作,不可思议的图像都也是合理的。
治疗者的作用是引导来访者与作品直接对话,让其接触和信任个体内部形象,逐渐接受人格中不曾被接受的部分,整合成完整的人格。
人本主义取向的治疗者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
认为来访者本身具有自我指导能力,以及先天的完善自我的倾向。
治疗者尊重来访者的个人价值和人格尊严,无条件接纳来访者,营造利于其自我成长的氛围,使来访者逐步认识自我以及接纳自我,最终达到自我整合。
自我了解、创作性释放、自我治愈能力
共情、倾听、接纳、反映
Natalie Rogers发展了Carl Rogers的理论,创造了“来访者中心表现性艺术治疗”法。
创造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氛围,在一种被接纳的环境中创作,唤醒内在的创造性的生命力能量。
来访者用艺术的方式充分体验与表达个人的情感。将“表现性艺术”作为进入来访者无意识的钥匙,找到人格中迷失的部分,促使情感伤害康复,发挥建设性的力量。
创造作品的过程就是治疗的过程。
允许心像浮现
艺术化表达(宣泄作用、主动再经验的转化作用)
讨论心像促发理解
自由呈现、辨认、洞察
治疗师:环境营造者和治疗催化者、不诠释
现象包括可用视觉观看、可用触觉触摸的事物,也包括思想、情感、梦、记忆、想像和所有来自人类心智经验的事物。
现象学主张以人的主观经验为中心。
艺术治疗提供微缩世界的经验,让当事人透过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和现象的呈现,进行安全的探索,并尝试问题解决,再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由此获新能力,重新面对自我、人我和调适自己处于周遭环境世界的定位。
熟悉材料
艺术创作
现象直观(引导各种方式看,更多方面看,表达意义和价值)
意义统整(回顾与连接:过往与现在的作品、创作阶段、作品与现实生活….)
来访者:自我经验表达、感受、观察
治疗师:
提升敏感观察与觉察、提升认识、不诠释
Mala Betensky(1976)提出现象学为基础的艺术治疗。
艺术作品可以帮助来访者整合个人主观经验。
来访者完成作品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欣赏、直观感受自己的作品,能够更深刻地感知艺术作品的成分,和成分之间的互动,并揭示出艺术作品中包括的不同层次的含义。
通过这个过程:丰富个体的主观经验,学会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身与外部世界,可能实现来访者持久的改变。
强调:此时此地的经历
冲突解决、统整人格、扩大自我认识
不诠释
70年代Janie Rhyne将格式塔流派的理论引入艺术治疗。
艺术创作此时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