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一句话学太极拳--李雅轩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句话学太极拳--李雅轩心得.doc

上传人:4ai2f1iu29 2017/5/25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句话学太极拳--李雅轩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雅轩晚年心得:“练太极拳其最重要的,是稳静”。简析这里所说的稳静,必须强调是专指“身稳体静”,暂不涉及“心静”。近代以来,杨式太极拳把“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极致,杨澄甫先生教拳时嘴里不停的叨念松松松, 李雅轩大师也反复要求大松大软。因此,放松已经成了太极拳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了。但细读李雅轩大师晚年的****拳记录,似乎把“稳静”提到了比“松”还更为重要的程度。真得感谢陈龙骧、李敏弟夫妇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正是他们把李雅轩的书信随笔和杂记整理出版,我们才能比较全面的学****到李老师的练拳心得,才能够领略太极拳的神妙智慧,才能不断被李老师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所鞭策所鼓舞。遗憾的是,这些杂记随笔大多没有时间记录,(也许是陈龙骧夫妇忽略了)因而难以体会李老师的练拳升阶和步骤。他们贡献出来的资料太多了,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得体会都一股脑儿的端了出来,但李老师晚年的最后心得即总结性的体会到底是什么,好像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要知道,太极拳的最终奥秘,应该在他最后的记录里。本人通过练功实践和教学实验,认为李雅轩大师的晚年心得是:稳静! 李雅轩老师已经把如何稳静叙述得很充分很准确了,以致于我不可能再为此多言。但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稳静,毫不夸张的说,必须口授身传才行。( 2011 -4-27 ) 李雅轩的话: 练太极其最重要的,是要稳静。在静极默笃之后,才能体会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气、多动妄动,那就错了。怎样才能做到静?一要身桩中正,二要呼吸舒适, 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如能长久持此想想,就能一点一点的做到真的稳静了。太极拳是内功,什么是内?筋骨肌肉统统是外,人的性灵才是内。人稳静着练拳,就是为了培养这个性能。如忙(疑是盲练,即无目标无内容的练)练、快练,多动、快动,是不能培养人的性灵的。人的性灵培养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在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得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绝对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 那就不能算太极拳的功夫。( 1965 年 4月 1日) 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得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 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神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 满身劲头, 那就错了, 那就一辈子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胡闹。练太极拳主要是打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入了门了。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 日子久了, 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 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 1965年4月5日) 按我今日的练法,是松净的运动。心想内部,心里才感觉有些意思。如往日练功, 多在表面上用功,未往内心里去体会,那是不对的。修炼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像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好像是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 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之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已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 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