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ppt

格式:ppt   大小:11,676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6/27 文件大小:1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讲课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1、Arnold Lynda,23岁,美国宾州一家地区医院监护病房护士,一次在为一名昏迷病人穿刺静脉留置针时,不慎被抽出的针芯刺破手掌,当时她对感染的伤口进行了登记上报,10天后病人死亡,之后证实这是一位晚期艾滋病患者。意外发生3周后她开始出现喉咙痛,发热等症状,暴露后6个月血液检测结果HIV阳性,他被确诊感染了HIV。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2、Lisa ,28岁,美国内华达州外科病房护士,在为病人疏通输液管路时,被病人无意识的动作干扰,致使血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掌,她当时尽可能从伤口中挤出血液,并及时取血做基线检查,HIV、HBV、HCV均为阴性。发生暴露后8个月,她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暴露后10个月时血液检测结果HIV、HCV阳性,结果证实Lisa感染了丙肝和艾滋病。
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3、护士小张,26岁,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瘤病房,在一次取血后,分离针头时被回弹的针头扎伤了中指,伤口做了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月后,小张出现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转氨酶高,血液检测结果HCV阳性,刺伤后第8周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4、护士小雪,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合同护士,一次长达一个月的腹泻让她瘦的脱了形,抽血检查HIV阳性。病床上的小雪泣不成声:“在工作中无数次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有时还被扎伤,如果让我说是哪一次扎伤,我哪说得清。”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暴露于病原体污染的环境,或被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情况。

⊙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
⊙美国每年发生锐器伤60~80万,护士利器伤害率占80%以上。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HIV职业暴露分级:
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和粘膜
暴露量小,时间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或为暴露源刺伤
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暴露量大、时间长。
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损伤程度重,为深部伤口。
或割伤部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HIV、HBV、HCV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乙肝职业暴露:48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乙肝疫苗全程接
种10vg、5vg、5vg,按0、1、6月间隔,进行血
清学检查确定有无反应。
丙肝职业暴露:无特异治疗药物,注射a-干扰素3天,定期追踪
6~9个月。

基本用药:2种转录酶抑制剂,连续28天。
强化用药:增加1种蛋白抑制剂,连续使用28天。
预防用药: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
过24小时。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措施

锐器伤后 → 立即挤血(近心端向远心端)→ 流动水冲洗15分钟(粘膜损伤用生理盐水)→ 含碘制剂和75%酒精消毒 → 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病人的相关血液检查 → 随访时间一年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如何避免发生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