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常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552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sssmppp 2022/6/30 文件大小:5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2014调整完善版
说明
常山县人民政府
二。一五年十月
规划编制单位:
规划主要编制人员:
浙江浙大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土地规划甲级资质
童菊儿总工程师
丁晓妹规一辉埠新区”经济走廊,加快球川、芳村、青石产业功能区 开发,新拓展工业用地9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完善工业空间平台体系,加强园 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 济为目标,大力扶持发展轴承、成套装备制造、新材料及新能源、金属加工等四 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培育以 消费类电子为主的新兴产业。
在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下,常山县未来发展重点 相较于“十一五”期间已有了较大改变,各类相关政策和发展目标也转变到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中,从而对全县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 产业调整、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改变。
(二)规划调整完善是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生态县建设,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常山县于2012年9月初开始启动行政区划调整 相关工作,并于2012年12月底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根 据批复:撤销宋阪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辉埠镇;撤销新桥乡建制,并入芳 村镇;撤销天马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县政府直辖,在此行政区域内设立天马、 紫港、金川3个街道办事处。常山县原“7乡7镇”调整、整合成“5乡6镇3 街道”。实施区划调整有利于优化区域布局,解决当前常山县行政区划布局不合 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限的状况,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统筹 城乡发展,优化行政资源配置,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图1-1常山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后行政区划对比图
常山县行政区划调整是强势资源优势组合、弱势资源得到互补而强化的过 程,调整后的各个乡镇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经济重心、行政重心和相关布局 必然会发生变化,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三)规划调整完善是落实规划实施评估意见的需要
基于常山县发展形势的转变,并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县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14) 33号)的要求,常山 县以2012年为评估时点,2006-2012年为评估时限,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实施评估,形成了《常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实施评估报告》。 根据对常山县土地规划执行评估、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估和主要规划指标预警, 《评估》认为:
(1) 常山县本轮土地规划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执行正常。从宏观 上看,规划实施期间,保障了经济建设所需的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的节约集约 利用水平,保护了耕地、基本农田,协调了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规划的 龙头地位和宏观调控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微观上看,规划的多项控制性和预 期性指标切实得到了落实,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用地结构和布局趋于优化, 土地规划在用地方向的引导和限制方面效果显著,各项规则和措施得到了较好执 行,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明显。
(2) 常山县执行评估必选指标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执行情况”、“中心 城区用地规模控制”和“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执行情况”这三个指标分值低于 60分,根据土地规划实施评估标准表,常山县规划执行情况结论为执行合格。
虽然在指标评估中少数几个规划指标分值低于60分,且存在预警情况,新 增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出现了紧张的局面,这与近几年经济社会迅速发 展有必然联系,特别是常山县中心城区和辉埠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加上常山县 复垦力度的不足,加剧了城乡规模超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也出现了紧张的局面, 但如果结合地区复垦潜力,增加快村庄复垦力度,适当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增大, 可消除城乡规模的警况,同时也可相应降低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和人均村庄用地, 提高用地集约程度。
(3) 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及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常山县 本轮土地规划已经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常山县评估时点至规 划期末是常山县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任重道远,因此需要通 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来带动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及集聚能 力,进而吸引大量人口前来定居并进行城市建设,此未来趋势势必对土地利用提 出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及其他工业平台的建设,是常山县 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所进行的审时度势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土地规划编制时所未考 虑到的,因此造成在建设用地规模上会有所突破,也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提出了 新的需求。以上两方面的需求大大超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