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doc

上传人:apaihuai71 2017/6/6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梗死好发部位及易患因素。方法: 分析经 CT 或 MRI 证实的 220 例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和可能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 50% 的患者表现单纯运动障碍,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易患因素。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 控制高血压、控制和降低血糖及戒烟可减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其发病症状相对轻, 且不典型, 主要由于脑内小血管的穿通支动脉病变而非大血管病变,有其独特的病理改变[l] ,易反复发作, 但致死率低, 有可能发展成痴呆。本文通过对 220 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着重对临床表现、梗死好发部位、易患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 2 220 例患者为我院 2006 年1 月~ 2007 年 12 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并均经 CT 或 MRI 证实有腔隙性脑梗死, 发病年龄为( 64± )岁,其中男性 134 例(平均 ± 岁), 女性 86 例(平均 ± 岁)。 方法根据 Fisher 分类法,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及查体, 较多见的类型为以下五种:①单纯运动障碍型;②单纯感觉障碍型;③构音障碍- 手笨拙综合征;④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⑤感觉- 运动障碍混合型[2] 。并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询问患者的烟酒史、家族史以及血脂系列化验等。 2 结果根据 CT 或 MRI 证实, 220 例研究对象中, 从发病部位看: 发病多见于基底节区( 136 例), 其次是顶叶( 56例), 半卵圆区( 14例) ,其中 146 例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按 Fisher 分类法,临床结果:纯运动型占 45 %,感觉型占 8% ,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占 17% , 构音障碍- 手笨拙综合征占 15%, 感觉- 运动障碍混合型 5%。既往有高血压史的占 89% ,有糖尿病病史的 35% (其中患有糖尿病发生者 82%) , 冠心病史的占 7% ,长期吸烟者占 38% ,饮酒者占 21 %。另外从生化指标看:血胆固醇增高者占 25% ,三酰甘油增高者占 19% 。 3 3 讨论目前,中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的增高,其死亡率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脏病之后的第三位。其预后给家庭、社会、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方面都带来了很多负担,因此积极治疗和预防脑血管病已倍受广泛重视。缺血性脑梗死占脑血管疾病的 70% ~ 80% ,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约占 24% , 但其致死率低, 由于症状轻常未引起重视, 因此得不到良好的治疗, 最后容易发生多发性, 影响预后, 甚至会发生痴呆。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深小的梗死,由脑内深穿通支动脉闭塞后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引起的小圆形软化灶, 最常见的部位多见豆状核、丘脑、放射冠和桥脑等。随着 CT 及 MRI 的广泛应用,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腔隙的范围在 2~ 15mm 。由于深穿通支动脉直接从大动脉上呈直角分出,承受的压力高,尤其当高血压时易形成动脉管璧的高血压改变, 加之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