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政府再造中的大部制和行政三分初探.ppt

格式:ppt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政府再造中的大部制和行政三分初探.ppt

上传人:小玉儿 201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政府再造中的大部制和行政三分初探.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政府再造中的大部制和行政三分初探
华南师大公管学院李振亮
2009年11月于广州
管理幅度与层次
管理幅度与层次:
制约行政组织结构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主要因素。管理幅度指一个人或组织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或机构的数目,又称控制幅度。管理层次指组织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目。在被管理对象数量确定的条件下,两者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越宽,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度越窄,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多。
管理幅度与层次
政府再造
20世纪最后的20余年,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效率,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或“政府再造”或“新公共管理”的热潮。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政府改革,其基本内容包括:
政府再造的基本内容
公共部门改革的战略与战术;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先驱;
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典范;
竞争、绩效、透明;分权、民主与善治;
走向一种自主化管理模式;
市场化、民营化和自由化。
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
核心战略
后果战略
顾客战略
控制战略
文化战略
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再造
我国行政改革不能照搬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这一范式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改革模式。
我国的行政改革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顾客至上”精神,从管理机制上进行变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增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政治回应性。
详细内容如下:
●“政府再造”改变了传统的一些管理基本规范,但并非政府管理的普遍模式
事实上,“政府再造”运动虽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以改造传统官僚制为目的,通过分权和“非集中化”改革,使组织、人事、任期和管理条件更加灵活;引入企业管理的某些机制,明确规定组织和人事目标,根据绩效指标对行政工作进行测评,更为关注管理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树立“顾客”意识,强调管理效果应尽可能受到市场的检验;改革以职业常任、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的高级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使其承担更大的政治责任,增强对公众要求的政治回应性;通过对国有企业和某些公共职能的民营化或对外委托,缩减政府职能和规模,降低行政成本,等等。但它并非政府管理的普遍模式。
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再造
●“政府再造”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官僚制的某些弊端,但这一范式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新公共管理”带来了公共责任方面的严重问题,例如,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公共服务交给私人部门或其他非营利组织,意味着政府放弃了部分社会职能,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政府的责任感;再如,“新公共管理”所强调的顾客至上原则,将公民降低为顾客或消费者,忽视了公民与顾客的内在差别,事实上破坏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政治关系,背离了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等等。
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再造
●“新公共管理”虽不是一种具有国际普遍意义的改革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某些特殊社会背景和制度条件下进行的,这一点与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前提有所不同。但我国的行政改革仍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