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ppt

格式:ppt   大小:48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8 文件大小:4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发酵条件优化实验
第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目的要求
掌握发酵条件优化实验设计方法;
掌握高压灭菌技术;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第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基本原理
发关于发酵条件优化实验
第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目的要求
掌握发酵条件优化实验设计方法;
掌握高压灭菌技术;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第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基本原理
发酵条件中培养基的配置可参照前人的经验配方,再结合菌种和产品的特性,采用摇瓶等小发酵设备对碳、氮、无机因子等单因子逐个试验,观察这些因子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再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
第3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个培养基设计的过程大约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基成分确定实验时一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
②通过单因子实验最终确定出最为适宜的培养基成分;
③当培养基成分确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各成分最适的浓度,由于培养基成分很多,为减少实验次数可考虑用“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确定培养基的组分和浓度。
第4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正 交 试 验 法
定义:用正交表安排多因素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的办法,简称正交试验。
因素:影响试验指标的条件
水平:因素所处的状态
第5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简化试验次数
诸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较大,哪些因素较小。
所考察的因素各取什么水平能使实验指标较好
指标在不同水平时的变化规律等
正交试验意义
第6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正交实验设计是安排多因子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可用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较快地取得实验结果。具体可以分为下面四步:
①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客观的条件确定因子和水平,列出因子水平表;
②根据因子和水平数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设计正交表头,并安排实验;
③根据正交表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④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出较优的“试验”条件以及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子。
第7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常用的正交表
例如: L4(23), L16(44), L27(313)
正交表格式:Ln(tq)
L代表正交表,n代表实验次数,
t代表因素水平数,q代表因素数 。
常用的正交表可查阅有关统计学书籍直接套用。
第8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正交表选择依据:
在能容纳所研究的因素数和因素水平数的前提下选用试验次数最少的正交表来安排试验
正交表安排试验注意事项:
尽可能使各因素的水平数相等,
试验的重复次数相当。
第9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例如考察细菌发酵产酸生产中最大糖酸转化率,探索发酵最佳工艺,准备对葡萄糖、尿素、玉米浆和KH2PO4浓度进行优化。(四因素)
第10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正交设计表表头设计
考察指标:糖酸转化率(%)
第1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L16(44) 正 交 实 验
第1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正交实验结果直观分析
第13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实 验 结 果 分 析
各因素对产酸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葡萄糖 >KH2PO4 >尿素 >玉米浆,
各因素的水平为:A2,B3,C2,D3
由此最终确立了菌株的优化配方:
葡萄糖4%;%;
玉米浆1%;%。
第14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直观分析优点:简便、计算工作量小
直观分析缺点:判断因素效应的精度不够,也不能给出误差的大小。
第15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 实验路线
正交实验配方设计   配置液体培养基   接种   培养  离心  取沉淀(胞内产物)  细胞破碎   溶解    包涵体 干扰素重组蛋白检测
第16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四、 实验材料
一)菌种:重组大肠杆菌;
二)培养基及试剂: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化钠、溶菌酶、裂解缓冲液:50mMTris-HCl ,50mM NaCl、2M尿素;
三)其它材料:试管、接种环、高压蒸汽灭菌锅、光学显微镜、酒精灯、水浴摇床、离心机、冰箱等。
第17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日
五、 实验步骤
1、将重组大肠杆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做为液体种子备用;(老师已准备好)
2、根据文献和初步研究结果,确定基础培养基成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化钠,其基础浓度为1%、%、1%;
3、采用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