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docx

格式:docx   大小:6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zhangshut 2022/7/18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酸检测基本知识

核酸的定义:核酸是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核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贮存遗传信息 和传递遗传信息。

核酸大分子可NA:DNA 杂合体,随即RNaseH降解RNA,引物H与cDNA退火,在反转录 酶作用下合成第2条DNA互补链。双链DNA可在T7RNA聚合酶 的作用下,经其启动子序列起动而转录RNA, RNA又可在反转 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成口附,进入循环相,对模板进行大量 扩增。

TMA技术原理与NASBA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处是TMA利 用的是MMLV逆转录酶及T7RNA聚合酶两种酶,MMLV逆转录酶 既有逆转录酶的活性又具有RNA酶H活性。℃进 行,可在1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109倍。
(LCR)
LCR是基于靶分子依赖的寡核苷酸探针相互连接的一种 探针扩增技术,是继PCR后新发展的一种较有前景的体外扩 增技术。它的原理就是由2段寡核苷酸单链DNA探针与目标 序列杂交,当该2段DNA探针与没有发生突变的模板褪火后, 如果2探针是紧邻的,中间没有核苷酸间隔,则可在连接酶作 用下连接起来,连接以后的新链又可以作为模板 ,引导下一 周期的连接产生新的子链。若连接区段发生核苷酸的碱基 突变,则连接反应不能发生,扩增反应终止。
(PCR)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 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 —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 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 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 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 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一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 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1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 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 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
循环的模板。每完成1个循环需2〜4min, 2〜3h就能将待扩 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检测HIV RNA,需要先利用逆 转录反应将RNA转录为cDNA,继而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 增即可,这样的反应称为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 基团,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 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技术的原理是使用荧光基团标记探针,5,端标记荧 光基团R,3,端标记淬灭基团Q,在没有PCR扩增时,由于荧光 基团和淬灭基团空间距离很近,使荧光基团被淬灭,不发荧 光;而当PCR扩增时,引物与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同时结合 在模板上,荧光标记的探针与模板的结合位置位于上下游引 物之间,利用******@4酶的5/ 3,外切酶活性,将荧光探针水解, 荧光基团被释放出来,由于在空间上与淬灭基团分开,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