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全国首例有毒瓜子
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2001年3月至9月间,被告广东中洋饲料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林清源为牟取暴利,先后从江苏省金坛市的郭某、魏某处购得F89原素(化学名称盐酸克伦特罗,又称“瘦肉精”),然后在台山其经营的饲料厂内生产出20吨掺杂有“瘦肉精”成分的4%猪用复合预混合饲料,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销售给河源市河紫路的金冠饲料批发店。
当地党报的消息指出,养猪户张某从金冠饲料店购进这种猪饲料。同年11月6日,张某将28头生猪销售给河源市肉联厂。次日,肉联厂将生猪屠宰销售,484名河源市民及学生食用这些含有“瘦肉精”成分的猪肉后中毒。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瘦肉精在上海曾经引发了几百人的中毒事件。而在台湾,由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里含有瘦肉精,几乎挑起一场政治斗争。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双汇瘦肉精事件
18道检验不检瘦肉精
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
2011年7月25日16时30分,经过长达八小时的庭审,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南“瘦肉精”案中的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等5名犯罪嫌疑人一审宣判。其中主犯刘襄制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犯奚中杰制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主犯肖兵销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主犯陈玉伟加工、销售“瘦肉精”被依法判处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从犯刘鸿林被依法判处9年。5名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收缴,犯罪使用财物予以没收。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河南第二批“瘦肉精”案公审
河南省获嘉县8月9日公开审理第二批“瘦肉精”案,韩文斌等7名被告人以“非法经营罪”分别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10年,并分别处以罚金。
雨润午餐肉事件
素来以质量著称的全国肉制品龙头企业“雨润”,万万没想到会栽在午餐肉上。2009年安徽省质监局曾经通报,阜阳“雨润”、合肥“腊味思”各有一批次午餐肉和腊肉检出含有禁用物质“瘦肉精”。《每日经济新闻》从安徽省质监局获悉,雨润集团已将问题午餐肉全部召回并销毁,而合肥“腊味思”的该批次产品也未流向市场。
山东瘦肉精羊
4月1日,由山东省庆云县运往河北省青县宰杀点待宰杀的198只绵羊,被河北省畜牧局现场抽检出“瘦肉精”成分。2日,该省兽药监察所对查获的疑似“瘦肉精羊”进行二次检验,抽取48份尿样,经检测全部为“瘦肉精”阳性,这批待宰羊随后由当地农业部门异地封存圈养。
河北瘦肉精羊
河北省昌黎县人民法院2011年3月29日宣判一起“瘦肉精”案件,昌黎县龙家店镇西刁坨村38岁的农妇韩立荣违反我国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明知“瘦肉精”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且国家明令禁止给家畜喂食,仍故意给其饲养的育肥羊投喂,结果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韩立荣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
隆回县瘦肉精案件
2010年6月,湖南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瘦肉精”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涉及16个省市。5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截至目前,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瘦肉精”破案会战取得重大战果,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9人,收缴“瘦肉精”,捣毁6个研制“瘦肉精”的实验室,查处“瘦肉精”非法生产线12条,查封加工、仓储黑窝点19个,查处生产、销售“瘦肉精”的黑工厂32家,摧毁了一个覆盖63个地市的特大制售、添加使用“瘦肉精”犯罪网络,使“瘦肉精”的现实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十年食品质量事故回顾
2001年9月3日和9月4日,吉化公司中小学总校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一万余名学生在饮用学校统一购进的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