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资信评级业的现状(2010-03-26 17:45:04)
资信评级,是指无论是企业的评级还是金融产品的评级,都是指在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下,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对企业或者发行人履行经济义务的能力及意愿的评价。它是资本市场高度发展所产生的知识型专业产品,它的主要载体是信用报告。国内流行的资信分析方法是信用评级法,它是建立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正确的指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是典型的指标分析法。尽管各种信用风险模型方兴未艾,但由于国内缺乏与国情吻合的信用风险模型,传统的指标分析法仍将长期占据主导位置。以下主要介绍我国资信评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现状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较长时期中,我国并不存在资信评级机构和业务。因为,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层层的指令性计划之下进行,资信评级这一与市场经济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的业务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我国的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于1987年,到目前已有22年的发展历史,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客观上产生了信用评级的业务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资信评级机构大约在50家左右,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资信评级、贷款项目评级、企业资信评级、企业债券及短期融资债券资信等级评级、保险及证券公司等级评级等。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探索和经验积累,目前资信评级行业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资信评级业务不断拓展,主要评级机构已初具规模
我国的资信评级业务最初始于债券评级,目前债券评级也是资信评级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唯一受到监管机构指定的业务,近几年,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控制贷款风险,人民银行各地的分行纷纷要求各商业银行对贷款1亿元以上的企业,除银行审贷部门评级外,同时由人行分行指定的独立评级公司进行信用评级。上海、江苏、浙江、厦门等省市已开始实行贷款大户由信用中国评级机构评级。商业银行的贷款证评级正在成为资信评级公司的重要业务。为提高资信评级行业的影响力,目前已有一些规模较大的评级公司着手对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自主评级。
(二)、行业龙头初步显现
我国的资信评级机构是伴随着企业债券的发行而产生的。且为防范金融风险,银行系统的一些机构组建了信用评级机构。这么多年来,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膨胀、清理整顿、竞争和整合的过程,目前评级机构仍有50家左右。从这些评级机构最初的业务隶属关系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地方省市人民银行或专业银行组建的;一类是独立的评级机构,如浙江安博尔信用公司等。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以安博尔、中诚信和大公为代表的一些独立评级机构已初步奠定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独立的资信评级机构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资信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1992年,中国信用评级协会筹备组经过多次讨论,于1992年6月制定了《债券信用评级办法》,建立起信用中国,我国自己的评级指标体系和方法,为我国信用评级制度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资信评级机构一般都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具体的指标体系上仍有一定的差别。
(四)、资信评级业的制度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1993年国务院发文提出,企业债券必须进行信用评级,并要求1亿元以上的企业债券要经过全国性的评级机构评估。在《中共中央关于